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灰斑狗鯊
一种鲨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灰斑竹鯊(學名:Chiloscyllium griseum),又稱狗沙、沙條[3],中國大陸稱灰斑竹鯊[4],是長尾鬚鯊科、斑竹鯊屬的一種小型鯊魚,最大體長為77厘米[5],雄性成體全長45−55厘米,雌性成體全長不詳[1]。已確認的分布範圍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和馬來西亞海域,可能在中國、越南、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海域也有分布[1]。棲息於北緯34°−南緯10°、東經60°−150°之間且水深5−100米之間的熱帶近岸淺海,在有岩石和珊瑚礁分布的底層水域活動[5][1],常在河流入海口出現,可能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5]。
灰斑竹鯊是各類傳統和工業漁具(如底拖網、延繩釣具和流刺網)的兼捕漁獲物,被捕後作為低價肉類供人食用,並且未受到針對性的保護[1]。其種群數量因此呈下降趨勢,被 IUCN 評估為易危物種,但尚未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英文縮寫:CITES)[1]。
Remove ads
學名含義
灰斑竹鯊隸屬於斑竹鯊屬,屬名「Chiloscyllium」源自兩個希臘語單詞的拉丁轉寫:「cheilos」(嘴唇)+「skylion」(小型鯊魚),可能取自該屬模式種條紋斑竹鯊(C. plagiosum)的薄膜狀寬大下唇[5]。種加詞「griseum」為中世紀拉丁文,意即「灰色的」[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