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炒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古炒米(蒙古語:ᠬᠠᠭᠤᠷᠤᠭᠰᠠᠨ
ᠪᠤᠳᠠᠭᠠ「炒了的米」,或ᠮᠣᠩᠭᠣᠯ
ᠠᠮᠤ「蒙古米」等)[1]:233,是一種內蒙古食品。

黃米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傳統上也有粗放的種植,也可以通過貿易獲得。炒米是蒙古人食用黃米的傳統方式。[2]:216製作方法是先將黃米放入水鍋里煮到米嘴開裂,才能放入大灶與沙子一同爆炒,趁著鍋熱了趕緊將沙子與米糠過篩,炒米便可食用。呈黃色,米粒看似堅硬,吃起來則是乾脆的,色黃而不焦,帶有特殊香味。做法分為炒脆米與炒硬米兩種。炒脆米時,燒紅鐵鍋里的沙子,然後放入泡脹的糜子,快速攪拌,待黃米崩出米花,水分蒸發完畢,快速出鍋並過篩。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卻後,碾去黃米的糠皮。炒米可以與肉湯或肉丁一起煮米粥;還可以用奶茶泡着吃,如果加黃油、奶豆腐,味道則更好;還可用酸奶或鮮牛奶,加入奶油、白糖等泡食。炒米食用方便、快捷,又特別耐飢, 因而是蒙古族生活中不可缺的食物[3]。傳統上蒙古人在旅行時會攜帶炒米、奶豆腐、奶皮子、蒙古黃油、肉乾等。[2]:21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