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炮轟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炮轟派,全稱哈爾濱市炮轟聯絡站,指文化大革命時期及黑龍江省各地持炮轟派觀點的組織,又稱山下派。其對立面為捍聯總(山上派)。
歷史
1967年2月,黑龍江大學「造反團」反對原省委常委、政法部長趙去非結合進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領導班子,提出「炮轟趙去非」。4月2日,十多個院校的「造反團」學生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炮轟趙去非大會,決定成立「哈爾濱市炮轟聯絡站」。[1]同時,在潘復生支持下成立了捍聯總,與炮轟派對立。此後「捍」「炮」之爭遍及全省,大規模武鬥不斷發生。
1967年6月5日,炮轟派成員在省革命委員會門前靜坐,要求潘復生接見,與捍聯總成員爆發衝突。
1967年6月9日,捍聯總調動2000人衝進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內,奪了炮轟派掌握的院革命委員會的權。[2]
1967年6月21日,捍,炮兩派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爆發武鬥。[3]
1967年9月6日,周恩來召集捍聯總、炮轟派的代表到北京談判,12月,雙方達成實現大聯合的《十二條協議》(《黑龍江省捍聯總、炮轟派雙方關於文化大革命若干問題協議》)。但由於潘復生堅持一派掌權,大聯合併沒有真正實現。[4][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