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坵嶼燈塔
位於金門縣烏坵鄉的燈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坵嶼燈塔(莆仙語:O-ku Deng-tah)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烏坵鄉的燈塔,始建於五口通商時期。1951年因軍事需求關閉,直到2017年重新啟用。烏坵鄉位處通商港口廈門、福州之中繼,同時也位於人口眾多、漁業發達的湄洲灣口與興化灣口。
Remove ads
歷史
- 1913年(民國2年)及1930年(民國19年),先後兩次整修。
- 1943年~1945年(民國32年~民國34年),日本佔領烏坵島,並住於塔內,美軍戰機攻擊日軍船隻及燈塔,燈塔因此受損,塔頂被轟擊,造成燈具損毀及塔身降低。
- 1945年(民國34年),由英人協助修復,因二次大戰遭美軍轟炸受損的燈塔。
- 1948年(民國37年),原裝一等石油燈因戰亂時損壞,同年換用五等電燈。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受砲擊毀損,後由當地駐軍修復。1951年,礙於軍事考量,停止發光,但仍得到維護,1959年起,高金振擔任守燈人,擔負燈塔外觀保養、上漆任務,至2001年退休。[2]
2000年11月「烏坵燈塔」編制正式解編,燈器運繳海關,2001年1月15日,最後一任的燈塔主任高金振奉令退休後,海關未再派員接管,烏坵嶼燈塔終止運作。同年1月19日,海關同意將主燈室、辦公室及倉庫共三間房舍借給軍方使用。2006年,金門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等,公告為縣定古蹟[3]。
2007年,高金振逝世,女兒高丹華繼承父親遺志成立文史工作室、收集烏坵燈塔史料,企圖使燈塔復燈。2017年7月23日,該燈塔睽違66年復燈[4]。2018年2月12日,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5]。
燈塔結構與行政諸元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