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煙霞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煙霞橋是一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橋梁,大約始建於明代[1]。現今的橋梁於1992年重建,並於當年12月竣工啟用[2]

事实速览 煙霞橋, 座標 ...

該橋位於惠州西湖煙霞堤,是惠州西湖「五湖六橋八景」中「六橋」的第三橋,亦是惠州西湖平湖與鱷湖的分界線。[3]

構造與意義

現今的煙霞橋為惠城區的一條橫跨西湖的橋梁,長25米,寬5米,為混凝土工整花崗石塊混合結構單孔風景橋。橋拱高2.8米,總高4米,兩端各建有一對石雕燈塔。[2]

由於橋梁重建後的造型較為輕巧,故重建後的該橋被認為是兼具傳統民族特色及時代氣息[2]。此外,該橋亦曾與臨近的永福寺一同被《惠州府志》列為歸善縣八景,稱「山寺嵐煙」(一說「野寺嵐煙」)[3][4]

歷史

有關煙霞橋的文字記錄始於明代中期,當中《東坡集》記載的修橋年份為「丙寅年」,惟具體修築年份尚無法考證,而彼時修築的橋梁為斷橋[2][5]。二十年後,橋梁連同煙霞堤被大水沖毀,後於甲午年重修[5]民國時期,由於煙霞堤被改為鱷湖路,該橋被加寬2米,但橋面未被改造[2]

1959年,廣汕公路環惠州西湖的路段重修後,橋梁被改為公路橋;有關部門亦增高該橋橋下的橋閘,以發展漁業[2]。1992年,作為整治恢復菱湖工程的一部分,原下角街道辦事處重修該橋為如今的形態,並於該年12月完工[2][6]

關聯藝術創作

明代詩人陳運曾賦「西湖六橋」組詩,當中《煙霞橋》云:

此外,明代學者張萱曾賦《永福寺》一詩,其頷聯「漁唱半歸孤嶼外,鐘聲已過斷橋西」中的「斷橋」即是指煙霞橋[5][8]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