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焉不拉克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焉不拉克文化是一處在哈密盆地焉不拉克古墓群(英語:Yanbulaq Cemetery)發掘出的古代文化,約活躍於公元前1100–500年。該墓地位於中國新疆哈密市伊州區北部的丘陵地帶。它是一種青銅時代文化,或早期鐵器時代文化。

焉不拉克墓地包含了29具可追溯至公元前1100年至500年的乾屍,其中21具屬於亞洲人種——這是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最早的亞洲人乾屍——其餘8具則與在古墓溝發現的同屬高加索人種體型。[1] 這些時代較晚且位於東部的「塔里木乾屍」同時包含了「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的遺骸,表明新抵達的西部游牧民族與東部農業社區之間存在接觸。[2]
月氏可能曾分布在石人子溝文化區域周圍,西接蘇貝希文化,東鄰焉不拉克文化,北連切木爾切克文化的餘緒,南面則是廣闊的荒漠地區,距離中國的中原地區約一千公里。[3] 它也可能與甘肅和青海地區的彩陶青銅時代文化有過接觸。[4]
鐵製小刀的考古發現表明,焉不拉克文化以及更南邊的沙井文化,可能在鐵器技術向中國的傳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
焉不拉克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後逐漸衰落。[6]
該遺址自2001年起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5-189)。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