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光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無光帶(英文:Aphotic zone),又稱為無光層,是指湖泊與海洋陽光幾乎無法照入的深度範圍,在之前的定義中,低於1%的陽光能照入的深度範圍即稱為無光帶。生物發光為無光帶中唯一的可見光源,大部分的食物來源來自於從上層水域飄降下來的海洋雪。
海洋無光帶
海洋中的無光帶深度範圍自200至1,000公尺(660至3,280英尺)開始直到海床為止[1][2][3],水溫大約是0至6 °C(32至43 °F)。棲息於無光帶中的動物包括囊鰓鰻、巨烏賊、鮟鱇魚與幽靈蛸。
無光帶又可另外細分為半深海帶、深海帶及超深淵帶[4];半深海帶的深度範圍為200至1,000公尺(656至3,281英尺)[4][5];深海帶的深度範圍為2,000至6,000公尺(6,562至19,685英尺)[4];超深淵帶的深度範圍則為6,000公尺(20,000英尺)直到海床[4],棲息在此處的生物必須要能適應完全的黑暗。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