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常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無常經》(梵:Anityatā Sūtra),又名《三啟經》,唐朝武后大足元年,義淨三藏於洛陽大福先寺譯出[1],有藏語譯本以及西夏語譯本的殘葉[2][3]。古代印度佛教為亡者送葬,會諷誦《無常經》,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4][5]。於午後或日暮於寺院向佛陀行讚詠之禮時,亦多諷詠此經[6]。
經題
本經前有十頌左右讚嘆三寶,次為經文正文,最後十餘頌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名為三啟經,傳說此偈頌為馬鳴所作[6]。
無常,字面意義為變異,意思是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而壞滅,無常存者。
內容
全經旨在述說人生而無常,為老、病、死這三法所苦,因此如來出現於世,教導眾生解脫及調伏煩惱之法。本經與《雜阿含經》1240經、《別譯雜阿含經》67經,雖說法對象不同,一為對諸比丘說,一為對波斯匿王說,但內容大致相近。又《雜阿含經》第346經亦與本經相通[7]。
註解
據《新編諸宗教藏總錄》記載,《無常經》的註釋,有法藏《無常經疏》一卷、省辯《無常經新鈔》六卷、遇榮《無常經直釋義記》一卷。現皆亡佚,僅韓國松廣寺藏有《無常經新鈔》斷簡[8]。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