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熱帶性低氣壓WP23201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熱帶性低氣壓WP232017
Remove ads

熱帶低氣壓WP232017(英語:Tropical Depression Twenty-three)是一個微弱的熱帶系統,也是該年第31個熱帶氣旋,但在越南的北部和中部降下暴雨引發洪災。此系統發展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之後向西北移動並不斷擴大,儘管有氣象部門認為此系統會增強至輕度颱風,但最終未能達到該強度;截至17日,此系統共造成83人罹難,損失至少3358億越南盾

事实速览 熱帶低氣壓(日本), 形成 ...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月6日開始觀察菲律賓馬尼拉以東1000公里的熱帶系統[1],當時該系統具有廣大的低層環流,而對流主要在中心的東北側[1],所處海域的垂直風切略弱,加上海溫介於30到32度攝氏,利於此系統發展[注 1][1],隨者此系統向西移動,西南側的環流結構逐漸改善[3]日本氣象廳在10月7日上午8時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4],翌日下午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5],並在翌日凌晨5時將此系統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WP232017[注 2][7],翌日上午9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對此系統發出烈風警報[8],此系統在10日上午5時50分登陸越南河靜省,登陸後因與地形的摩擦力影響而開始減弱,日本氣象廳在當日上午9時取消烈風警告,不久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一報的報告,最後在當晚消散。

Remove ads

影響

越南

儘管此系統僅是熱帶低氣壓,卻在越南的北部造成嚴重的災情,大雨導致了數個水壩和水庫洩洪越南工業和貿易部英語Ministry_of_Industry_and_Trade_(Vietnam)成立了工作小組,以確保31個水利發電設施的安全[9],大雨導致洪水氾濫,有五名人員在安沛省站奏縣被洪水沖走,另外有五名人員受傷,救難人員在危險區域救出28人[10],洪水淹進740棟房屋,其中30棟被完全摧毀, 當地動員了2200名人力協助救援,用各種手段,尋找失蹤的受難者,紅河水位滿出30到50釐米的高度[10]

12日和平省的山體滑動造成四戶被掩埋[11],受到淹水的戶數上升到16,700戶,3,930公頃農作物和兩座堤防受損[11]枚州縣下了390毫米,金杯縣降下了450毫米,在良山縣有13公頃的水稻被淹,93公頃其他農作物和7公頃的果樹受損,6公里的道路和4公里的運河也因此受損[12],因此越南紅十字會捐助了2.5億越南盾協助災後重建[13],安沛省的損失為5000億越南盾[14],而山羅省的損失為590億越南盾[15]富壽省也有228億越南盾的損失[16],和平省良山縣有250億越南盾的損失[12],樂山縣有160億越南盾的損失[17],總計和平省共損失了460億美元[18],截至10月18日,至少有83人罹難, 另外有30人受傷,21人仍然失蹤[19][20]

參見

註釋

  1. 由於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會干擾對流,使熱帶氣旋的結構受破壞、甚至系統高低層分離,熱帶氣旋必須在垂直風切變較弱的環境才可順利發展。[2]
  2.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二種:前者係由二個英文字母及六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7);後者則由二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係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232017」及「23W」皆指2017年第23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23W」指稱此系統僅限於2017年。[6]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