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烈火平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烈火平原》,或譯《平原烈火》、《燃燒的原野》、《燃燒的平原》,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1953年的短篇小說集。

事实速览 烈火平原, 原名 ...

簡介

本書與《佩德羅·巴拉莫》是胡安·魯爾福少數出版的作品之一,但已奠定他在拉丁美洲文壇的地位。[1]當中共17個短篇故事,皆以墨西哥農村為背景,題材包括:1910年前後的統治及革命、農民受到的階級壓迫、貧窮和迷信;故事中多對人物及環境作誇張的描繪以作諷喻,而《北方行》故事的敍事者稱「我們都被打死了」,又向父親述說回來的經過,亦聯繫到《佩德羅·巴拉莫》中打破生死界限的寫法。[2]此外,採用敍事者角度的故事亦多用平白的描述、短句和簡單的詞彙。[3]書中數則故事皆設定在科利馬州科馬拉鎮。但魯爾福的靈感被認為源於其出生地哈利斯科州的聖蓋博,包括貧窮、家人不和、罪案等題材;[1]他寫的故事多基於本人及村民耳聞目睹的事情。[4]

最初此書題為《塞萊里諾叔叔的故事》,作為對其叔的致敬。[5]當中的兩個故事《我們分到了土地》和《馬卡里奧》早於1945年在魯爾福與作家胡安·何塞·阿雷奧拉主編的雜誌《潘》發表。[2]另外在作家埃弗倫·埃爾南德斯的雜誌《美洲》亦單獨發表了《教母坡》(1948)、《塔爾巴》、《烈火平原》(1950)和《請你告訴他們,不要殺我!》(1951)。[4]本書的第一版收錄了15個故事,於1953年9月18日發行2000冊,1955年、1959年再版。1971年版本加入《天崩地裂的一天》及《瑪蒂爾特·阿爾康赫爾的遺產》。

Remove ads

標題

原文的標題El Llano en llamasLlano為大楷,指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的大利亞諾(Llano Grande)。[6]故事圍繞此地及附近地方發展,如《我們分到了土地》中所描述,此地不宜居住或耕作;在這種毫無生氣的地方也使語言消亡:「炎熱的天氣會使詞語本身在口中發熱……因此,誰也不想開口。」[2]評論指出魯爾福希望讀者「聽到這些無語人民的聲音,它們處於文壇以外已久。」[7]

影響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評論《請你告訴他們,不要殺我!》指:「我還沒聽過比這更完美、更動人、更親切的敘述。很難找到一個故事能將中的情感、智力和表達融合在一起,構成文學上的英雄主義。」[8]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憶自己寫了《枯枝敗葉》等五部小說後陷入困境,認為自己「找不到既有說服力又有詩意的寫作方式」,但在阿爾瓦羅·穆蒂斯推薦下讀了《佩德羅·巴拉莫》,並給予他繼十年前讀弗朗茨·卡夫卡變形記》後最大的震撼,並在當晚重讀一次;翌晚便讀了本書並使他同樣震撼。他自述該年餘下的時間都沒法讀其他作家的作品,感到他們不夠份量。[9]

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在演講中將獎項致以多人,其中包括魯爾福──以及其《佩德羅·巴拉莫》、本作和其於墨西哥鄉村拍的照片。[10]在本作於2001年出版的法文譯本,他在序言中寫道:「因為這兩本書(指本作及《佩德羅·巴拉莫》),胡安·魯爾福將成為傳奇。」[11]

故事

更多信息 故事, 內容簡介 ...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