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爆破拆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爆破拆卸是控制爆破的一個術語,通過精確的計算後戰略性地布置炸藥以及定時引爆,使得建築物在數秒鐘內自己倒塌,儘量減少對附近地區的損害。爆破拆卸可分為兩種:原地坍塌(即樓宇被垂直摧毀,倒下後會變成瓦礫)和定向坍塌(即樓宇向某一方向倒塌)。爆破拆除適用於樓宇、橋梁、煙囪、塔樓和隧道。

2005年2月27日,法國

爆破拆卸適用於一些不方便使用傳統機械方式拆除的建築,使用傳統方法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通常發生在城市地區,往往涉及大型地標建築或煙囪。
歷史

最早有記錄的爆破拆卸之一是1773年在愛爾蘭沃特福德使用150磅火藥拆毀聖三一大教堂,對於當時來說這是相當多的炸藥[1]。
19世紀末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樓出現,同時也出現了拆除摩天大樓的需要,由於它們的高度拆除它們更加複雜。這也包括使用炸藥查拆除它們時候的其它需要顧及的地方,比如工人和觀眾的安全以及減小附屬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爆破專家拆除密集城市地區內損壞的建築物,從而積累了許多實踐經驗來拆除巨大的建築而不破壞附近的建築[2]。這導致了20世紀後中葉爆破拆卸的成長和成熟。
2000年3月26日國王巨蛋的爆破建立了一個世界紀錄[3]。
1997年堪培拉皇家醫院爆破拆卸導致了一宗事故。主建築沒有完全拆卸,必須此後手動拆卸,而且爆炸導致的廢墟飛出了500米遠,飛到觀眾待的地方。一名12歲的女童當場死亡,另有九人受傷。在650米遠處還發現了大塊的牆壁和金屬塊。[4]。據事後調查由於爆破承包商爆破經驗不足,使用了只適用於一般建築結構的主體爆破,而非使用針對加強鋼筋式建築物的線性爆破,才導致了這宗事故的發生。[5]。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