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爭議經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爭議經卷希臘語ἀντιλεγόμενα)是指在價值或真實性方面存在爭議的書面文本。[1]優西比烏在著作《教會史英語Ecclesiastical History (Eusebius)》中,用這個詞來指代在關於新約正典的議論終結英語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on之前,在早期基督教中有「爭議」的基督教經卷,其字面意義是「被反對」。

早期教會廣泛閱讀爭議經卷,其中包括《雅各書》、《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啟示錄》、《希伯來福音》、《希伯來書》、《彼得啟示錄》、《保羅行傳》、《黑馬牧人書》、《巴拿巴書》、《十二使徒遺訓》。[2][3]早期教會內部對這些文本是否應被認定為正典存在分歧。

優西比烏

優西比烏是首位重要的教會歷史學家[4],他在約325年撰寫了《教會史英語Ecclesiastical History (Eusebius)》,其中將希臘語術語「antilegomena」應用於早期教會裡有爭議的著作:

在那些有爭議(希臘語των αντιλεγομένων)但仍受許多人認可的著作中,包括所謂的雅各書、猶大書、彼得後書,以及被稱為約翰二書和三書的著作,無論它們是否出自福音書的約翰,還是出自同名之人筆下。至於那些被否認的著作,則包括保羅行傳、牧羊人書、彼得啟示錄,以及現存的巴拿巴書和使徒遺訓。此外,正如我之前所說,如果覺得合適,可以把約翰啟示錄也列入此類,雖然有些人不認可這本書,但也有人將其列入公認經卷。有些人也將希伯來福音歸入此類,該書尤其受接納基督的希伯來人喜愛。所有這些都可以被視作有爭議的書(希臘語των αντιλεγομένων)。

關於優西比烏是否將書分為三類——即「公認經卷」(homologoumena,源自希臘語ὁμολεγούμενα)、「爭議經卷」(antilegomena)、「異端經卷」(heretical)——還是又增加一類「偽作」(notha),將其分為四類,這是一個分類學上討論的問題。[5][6]

在先前段落,《希伯來書》也曾被列入:[7]

我們確實不應該忽視一個事實:有些人拒絕接受《希伯來書》,認為羅馬教會也對它持有異議(希臘語αντιλέγεσθαι),理由是這封信並非保羅所寫。

約4世紀的西乃抄本,收錄了《黑馬牧人書》和《巴拿巴書》。最初的別西大譯本(新約部分約成於5世紀)沒有收錄《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彼得後書》、《猶大書》、《啟示錄》。[8][9][5][10][11]

Remove ads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期間,路德提出了「爭議經卷」的問題。儘管他的聖經譯本收錄了希伯來書、雅各書、猶大書、啟示錄,但他將它們單獨歸類,並質疑其正當性。[12]因此,這些書卷有時被稱為「路德的爭議經卷」[13]——這個術語至今仍在使用。[a]路德宗目前將此質疑擴展到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14]

克里斯提安·鮑爾保羅書信進行分類時使用了這個術語,將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和後書、加拉太書歸類為公認經卷;將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腓利門書歸類為爭議經卷;將教牧書信歸類為「偽作」。[15]

希伯來聖經

這個術語有時也適用於希伯來聖經中的某些書卷。[b]例如,《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某些希伯來聖經書卷存在爭議,因此符合廣義的「爭議經卷」的定義。[16][10][17]

傳道書》、《以斯帖記》、《雅歌》、《以西結書》、《箴言》等書卷曾多次被質疑是否應被納入正典。這些爭論的原因多種多樣,從神學問題到人們認為的不一致之處。例如,有些人認為《傳道書》過於懷疑論,而《以斯帖記》則因未明確提及上帝而聞名。[18]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