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牙比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壓必河達讓語音譯:「壓必曲龔」;牙比河,英語:Yepak river;Yepuk river),是印度管轄的阿魯納恰爾邦(與中國有領土爭議,中國稱藏南安嬌縣(Anjaw district,中國稱下察隅)境內察隅河(Zayal Chu;Lohit River)西岸的一條支流,在瓦弄(英語:Walong)以南約5公里的門鞏村(Yepak)附近匯入察隅河。

辛亥拉薩動亂期間,中國任命的官員曾到此處。根據中國方面的說法,1912年(民國元年)6月9日,中華民國川滇邊使委員蔣芳奇(Chiang Fong Chi)、川邊特別區察隅縣縣長苟國華(苟文卿,Kes Win Chin)在門鞏村壓必河河口巨大的卵石上刻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