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以色列定居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以色列定居點,通常指以色列在通過1967年六日戰爭奪取土地上建立的猶太人定居殖民社區,也稱為猶太人定居點、猶太殖民區、以色列屯墾區。


以色列定居點主要位於約旦河西岸地區。國際法院及國際社會認為這些定居點是非法的,並且也未得到其他國家政府的支持,聯合國亦不予承認。
截至2010年12月,約旦河西岸地區共有121個官方承認的居民點,人口約33萬;東耶路撒冷定居點人口約19萬;戈蘭高地定居點人口約2萬。目前最大的3個定居點是Modi'in Illit、馬阿勒阿杜明(Maale Adumim)、Betar Illit,人口超過3萬,已經達到城市水平。
歷史
1982年,以色列政府拆除了西奈半島上的18個定居點。2005年,以色列政府拆除了加沙地帶全部21個定居點,以及西岸地區4個定居點。
2016年12月23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14票支持、0票反對和1票棄權,通過第2334號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和完全停止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所有入侵巴勒斯坦領土上的定居點活動。美國一改以往做法,在本次決議案投票時棄權。[1]然而,在2017年2月7日,以色列國會以8票之差通過了定居點合法化法案,引起巴勒斯坦和國際社會嚴正抗議。
人口
- 1 含西奈半島
Remove ads
行政管理
圖片集
-
埃里爾定居點的一個社區
-
以色列前定居點Neve Dekalim,於2005年拆除
-
Kfar Etzion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