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獨立宮 (雅加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獨立宮(印尼語:Istana Merdeka;印尼語亦稱 Istana Gambir,荷蘭殖民時期稱 Paleis te Koningsplein),是印度尼西亞七座總統府之一。它位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中雅加達行政市獨立廣場北側,曾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的官方官邸。
該宮殿在殖民時期是荷屬東印度總督的住所。1949年,該宮殿更名為獨立宮,「(ke)merdeka(an)」意為「自由」或「獨立」。
獨立宮是佔地6.8公頃的雅加達總統府建築群的一部分,該建築群還包括國家宮、國賓館(Wisma Negara)、國務秘書處(Sekretariat Negara)和Bina Graha大樓。[1] 它是印度尼西亞行政權力的中心。[2]
Remove ads
歷史



現在的獨立宮建築是在里傑斯維克宮(現在的國家宮)的基礎上建造的,因為在19世紀中葉,里傑斯維克宮被認為已不足以滿足行政目的,例如大型接待和會議。1869年,總督皮特·邁耶下達了建造新宮殿的指令。建造工程於1873年3月23日在總督詹姆斯·勞登任期內,於里傑斯維克宮的南草坪上開始。
這座新帕拉第奧式宮殿由Jacobus Bartholomeus Drossaers設計,並由公共工程部和承包商Drossaers & Company以ƒ 360,000的價格建造。新建築位於里傑斯維克宮園區的南部,直接面向Koningsplein(現在的獨立廣場)。
宮殿的建造於1879年在總督約翰·威廉·范·蘭斯貝爾赫任期內完成。新宮殿被正式命名為Paleis van de Gouverneur Generaal(「總督宮」),成為荷屬東印度總督及其家人的官方住所。[3][4]
總督約翰·威廉·范·蘭斯貝爾赫(1875–1881)是首位居住在此建築中的總督。[5] 總督塔爾達·范·斯塔肯博赫·斯塔霍韋爾(1936–1942)是最後一位居住在該宮殿的荷蘭總督。
Remove ads
在日據荷屬東印度時期(1942–1945),日本駐軍的陸軍司令(日語:最高指揮官,羅馬化:saikō shiki-kan,直譯:「最高指揮官」)居住在里傑斯維克宮建築群內。共有三位日本指揮官曾在獨立宮居住。[3][4]
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1945–1949)以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告終。1949年,印度尼西亞從荷蘭獨立的宣言在甘比爾宮宣布。在儀式期間,荷蘭國旗被更換為印度尼西亞國旗。當國旗升起時,許多觀眾歡呼並高喊「Merdeka!(獨立!)」。從那一刻起,甘比爾宮被稱為獨立宮。[4] 代表荷蘭權力的最後一位離開宮殿的人是荷蘭王室高級專員托尼·洛溫克。[5] 1949年12月28日17時55分,該宮殿正式更名為Istana Merdeka(「獨立宮」)。[5]
1949年12月27日,即儀式後的第二天,總統蘇卡諾及其家人從日惹抵達。這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首次進駐獨立宮。
首次年度獨立日慶典於195年在獨立宮舉行。
獨立宮的演變
自1879年建築完工以來,該建築保持不變。[4] 印度尼西亞獨立後,獨立宮建築群進行了擴建,不僅包括國家宮,還建造了國賓館、國務秘書處和Bina Graha。韋爾特弗雷登區的一些殖民時期建築和住宅被拆除,以騰出空間建設今天的國家宮建築群。
宮殿庭院內的一個小型八角形亭閣曾被用作蘇卡諾和宮殿工作人員子女的私立學校。這個亭閣以前被荷蘭殖民官員用作muziekkoepel(音樂亭),在正式舞會期間進行音樂表演。[6]
當蘇哈托成為印度尼西亞總統後,他改變了宮殿先前作為住宅的功能。蘇卡諾的臥室被改成了遺產旗幟室(Ruang Bendera Pusaka),而蘇卡諾妻子法瑪瓦蒂的房間則成了總統的臥室。[3] 宮殿建築群內一座名為「Sanggar」的舊木製建築被拆除,為Puri Bhakti Renatama大樓讓路,該大樓被用作博物館,存放珍貴文物、藝術品和外國使節贈送的禮物。後來[何時?]他還在宮殿場地上建造了Bina Graha大樓,作為他的辦公室。[3]
當梅加瓦蒂上任時,Puri Bhakti Renatama大樓被改為總統辦公室,而其內的物品則移至Bina Graha大樓。她還將宮殿的家具和裝飾恢復到蘇卡諾時期的樣子。蘇哈托的日惹木雕家具被移除(除了作為蘇哈托時代提醒的日惹房間(Ruang Jepara)),取而代之的是舊的殖民時期裝飾。[3]
Remove ads
如今的獨立宮


獨立宮是舉辦國事活動的官方場所,例如獨立日慶典、接待(外國)貴賓、內閣會議、國宴以及接受外國大使的國書。此外,它仍然包含總統的私人住所和辦公室。
宮殿曾經擁有的行政角色已轉移至國家宮和國務秘書處,而獨立宮仍然是權力的象徵。
獨立宮的前草坪上矗立著一根17公尺高的旗桿和一座噴泉。每年印度尼西亞獨立日(8月17日)的升旗儀式在此舉行。在獨立慶典期間,陽台常被用作總統和貴賓的典禮舞台。[3]
宮殿內著名的房間包括:
- 國書廳(Ruang Kredensial)是進入宮殿的入口,也是進行大多數外交活動的場所,例如接待國賓和大使。國書廳裝飾有殖民時代的家具,以及繪畫和陶瓷作品。[4]
- 日惹房間(Ruang Jepara)曾是蘇卡諾的書房,以中爪哇的日惹鎮命名,該房間的雕刻木製家具和裝飾品來源於此。[3]
- 拉登·薩勒赫房間(Ruang Raden Saleh)位於日惹房間的前面。該房間以前用作第一夫人的辦公室和客廳。梅加瓦蒂用這個房間存放了5幅印度尼西亞畫家拉登·薩勒赫的畫作。[3]
- 接待廳(Ruang Resepsi)是宮殿內最大的房間。通常用於國宴、國事晚宴、全國會議和文化表演。廳內有兩幅巴蘇基·阿卜杜拉的畫作。東牆上掛著以摩訶婆羅多為主題的畫作「Pergiwa Pergiwati」,西牆上掛著爪哇主題的「Jaka Tarub」畫作。[3]
- 遺產旗幟室(Ruang Bendera Pusaka),或稱寶物室。該房間用於存放「遺產旗幟」,即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期間升起的第一面印度尼西亞國旗。[3]
蘇卡諾之後的總統不再將宮殿作為住所,儘管它仍然是官方總統官邸。宮殿內的辦公室仍由現任印度尼西亞總統使用。在蘇哈托政府期間,蘇哈托更喜歡居住在他位於雅加達門騰區Jalan Cendana的家中,而獨立宮和Bina Graha僅作為他的辦公室。在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和梅加瓦蒂政府期間,宮殿再次成為官方總統官邸。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有時居住在獨立宮,然而就像蘇哈托一樣,他經常更喜歡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即位於雅加達以南、西爪哇省茂物縣Gunung Putri區的Puri Cikeas。[7] 第七任總統佐科·維多多更喜歡住在茂物宮。
Remove ads
衛兵換崗

自2016年7月17日起,由總統衛隊(Paspampres)執行的衛兵換崗儀式已向公眾開放。該儀式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上午8點在宮殿前院舉行。[8]
參見
參考資料
引用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