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兔號月球車

月球巡视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玉兔号月球车
Remove ads

玉兔號月球車中國設計製造的一種月球車,搭載於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00秒34毫秒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發射[13],於12月14日21時12分成功軟着陸於月球表面[5],12月15日凌晨4時35分[14],玉兔號月球車從嫦娥三號中走出,成為自1973年蘇聯月球車2號以來再次踏上月球表面的無人駕駛月球車[6]

事实速览 所屬組織, 主製造商 ...
Thumb
嫦娥三號着陸器(大箭頭所示)及玉兔號月球車(小箭頭所示)在月面的圖像。圖片由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圖片顯示了嫦娥3號着陸點周邊長寬各576米的一塊正方形區域。圖片上方為北方。

玉兔號月球車已於2016年7月31日晚超額完成任務並停止工作,其共在月球上生存工作了972天。[15]

Remove ads

名稱

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由全球征名投票產生。2013年9月25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宣布,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辦的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征名活動正式啟動。[16]活動征名階段持續至同年10月25日,共收到征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複名稱後為53091個)。10月26日,評委會公布了由評審委員投票選出的10個候選名稱,包括:玉兔號、探索號、攬月號、錢學森號、追夢號、尋夢號、追月號、夢想號、使命號、前進號,其中「玉兔號」是征名階段提交次數最多的名稱。[17]隨後進行了為期10天的網友投票,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張,其中「玉兔號」649956張,得票第一。又經過評委會終審評審,評委投票與公眾投票的結果加權計算,最後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批准,中國第一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

玉兔」來源於中國神話中在月球上陪伴嫦娥兔子的名字。「玉兔善良、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這一名稱「(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反映了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18]

另外,此次征名活動中入選的另外2個候選名稱與後來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中的2個航天器名稱相同(「探索」載人月球車「攬月」着陸器)。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玉兔號月球車等比例模型

研發

2003年,中國已經開始月球機器人的研製工作[19]。2008年,月球車的樣機通過驗收[20]。中國的多家單位提供了十幾種月球車方案,最終選中的是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主要負責研製的月球車。2013年,月球車的研製完成[21]。同年11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宣布將中國首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18]

Thumb
虹灣地區的圖像。圖片由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右上方橙色加號所示位置為嫦娥三號登陸器及玉兔號着陸點。

發射及着陸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3]。經過14天航程後,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於12月14日21時12分軟着陸於預定的虹灣地區[6][5],12月15日凌晨4時35分,玉兔號月球車從嫦娥三號着陸器上走下來,成為自1973年蘇聯月球車2號以來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月球車。

12月26日,玉兔號月球車進入休眠狀態以抵禦月球表面在月夜期間的低溫環境[22],2014年1月12日,月球車被喚醒,繼續展開科學探測活動並獲得大量探測數據[23][24]

Thumb
玉兔號在月球上行駛的距離

故障

2014年1月25日,第二次月夜休眠之前,受複雜月面環境的影響,月球車的機構控制出現異常[24][25]。科研人員隨即組織搶修,但暗示故障可能已無法修復,月球車在月夜結束後可能無法繼續工作[26]

2014年2月12日晚,月球車着陸的第二個月夜結束兩天後,一名負責搶修月球車的任務核心人員表示月球車情況趨向好轉,有被喚醒的跡象[27][28]。次日,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表示「玉兔號」已全面甦醒,基本上回到了休眠前的狀態,但問題仍未解決,有待繼續研究[29]。相關研究人員認為,玉兔號的故障可能是由於月球車行走時帶起大量月壤細粒形成月塵導致的。月塵可能進入月球車內部並對其設備造成破壞引發故障[30]

2014年3月24日,玉兔號進入第四個月夜休眠期,預計將於4月10日甦醒,其三個月的設計壽命也已到期。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向媒體表示,玉兔號僅是行動功能故障,其他科學探測功能並沒有喪失,依然可以正常探測並發回有效數據,而排除故障的工作也一直沒有放棄。設計壽命到期後也依然可以繼續發揮作用。[31]

2014年7月21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張玉花研究員表示,「玉兔」已成功喚醒,但故障仍未排除。[32]

Remove ads

長期運行創紀錄

2015年中秋節前,微博賬號「月球車玉兔」一次不足百字的狀態更新,引來3000多次轉發、2000多條留言與13000多次點讚。成功登月近兩年後,中國首輛月球車依然備受民眾掛念。

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10月27日說,玉兔號已成為在月球「活」得最久的人造探測器,[33] 也是地外星球表面仍然「活」着的三個車型人造探測器中的一個,其他兩個分別是機遇號好奇號火星車。

2016年1月2日,據《紐約時報》和《霍芬頓郵報》的報道稱,玉兔號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月球岩石。這種最新發現的岩石是一種玄武岩,其中含有鈦元素。這種岩石中也富含一種被稱為鈦鐵礦的礦物質,這種礦物質中含有鈦元素和鐵元素。這種鈦鐵礦之前就曾在其它的月球岩石中發現,但是這種新型岩石中的礦物含量屬於中等水平,與70年代阿波羅任務帶回的岩石不同,那些岩石中的礦物質含量要麼很高要麼很低。[34]

2016年7月31日,經地面中心確認,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並超額完成任務,共工作972天,遠遠超出預期的三個月。[15]

Remove ads

結構和功能

玉兔號月球車長方形盒狀,長1.5米,寬1米,高1.1米,重136公斤,有6個輪子,兩片可以摺疊的太陽能電池板,一個地月對話通訊天線,四個位於頂部的導航相機及全景相機,前方還裝有避障相機以及一個機械臂[10][35]太陽能電池供電,可耐受月面300攝氏度的溫差[4][10]

月面探測任務

玉兔號月球車的主要探測任務包括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資源勘察、月壤物理特性探測等[4]。裝有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紅外光譜儀等儀器,將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等探測[4][1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