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仲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仲興,趙郡南䜌縣(今河北省鉅鹿縣北)人,南北朝北魏官員,魏宣武帝的寵臣。

王仲興是王天德之子,憑藉父親的扶持,年輕時便被任命為給事左右。太和年間,歷任殿內侍御中散、武騎侍郎、給事中。在宮中出入十幾年後,轉任冗從僕射,作為魏孝文帝的近臣侍奉左右,擔任齋帥。497年(太和二十一年),跟隨孝文帝南征,在新野立下功績,被任命為折衝將軍、屯騎校尉。498年(太和二十二年),率領一千多騎兵在鄧城擊敗齊軍,轉任振威將軍、越騎校尉。499年(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進駐馬圈,臥病在床,王仲興作為近臣,在孝文帝去世前一直負責警衛工作。進入魯陽後,宣武帝即位,王仲興仍任齋帥,後轉任左中郎將。501年(景明二年),宣武帝開始親政,王仲興與趙脩一同受到重用,被授予光祿大夫之職,加授武衛將軍稱號。咸陽王元禧的叛亂計劃敗露後,王仲興奉宣武帝之命進入金墉城,平定了士兵的騷動。後來,他與領軍於勁一同參與國家政務的機密事務,因功被封為上黨郡開國公。在王仲興受封武衛將軍稱號和開國公之時,宣武帝親臨其府邸,舉辦了慶祝宴會。每當宣武帝外出巡遊,王仲興必定侍從左右,不離其側。王仲興本是趙郡寒門出身,卻自稱祖上源自京兆郡霸城縣,兼任雍州大中正。當時,他的兄長王可久在他的扶持下,擔任徐州征虜府長史,兼任彭城郡太守。王可久依仗王仲興的寵信,侮辱徐州司馬梁郡太守李長壽,引發爭執。經彭城僧人的調解,兩人一度和解,但不久後爭端再起。王可久指使僮僕毆打並威脅李長壽,此事從徐州上報至洛陽朝廷。北海王元詳在朝會百官面前彈劾了王仲興,王仲興因此被剝奪封邑,調任平北將軍、并州刺史,不久後便去世了,死後被追贈安東將軍、青州刺史。[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