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季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季烈
Remove ads

王季烈(1873年—1952年),字晉餘,號君九,又號螾廬,男,江蘇長洲(今蘇州市)人,中國近代學者,戲曲學家。[1][2][3]

Thumb
王季烈

生平

同治癸酉九月初七日生。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此後開始鑽研物理學,翻譯西方著作。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中甲辰科進士。任學部專門司郎中兼京師譯學館理化教員、監督。民國初年遷往天津,參與創辦樂利農墾公司、華昌火柴公司。

1927年離開津門,長期從事崑曲的理論研究,著作頗豐。編纂《莫釐王氏家譜》(石印本二十冊,民國二十六年刊印),據《家譜》卷十七藝文,共收錄氏著作:螾廬文稿二卷,又詩稿一卷、詩餘詞餘附,明史考證一卷,忘庵遺詩輯存一卷,誦芬拾遺一卷,誡子篇一卷,螾廬曲談四卷,緣督廬日記抄二十六卷,集成曲譜三十二卷。

1952年在蘇州病逝,享年八十歲。

家族

王季烈為明朝重臣王鏊之後。父親王頌蔚,母親王謝長達,弟弟王季同。有子王守泰

著作

  • 《螾廬曲談》
  • 《度曲要旨》
  • 《集成曲譜》
  • 《與眾曲譜》
  • 校訂《孤本元明雜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