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德林 (1874年)
中国将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德林(1874年—1938年12月20日),原名王林,字惠民,山東省沂水人。原為東北軍步兵二十七旅七團三營營長,於1932年發起抗日義舉,組建「中國國民救國軍」,並任總司令,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的重要領袖之一。[1]
生平
王德林1874年出生於山東沂水一農家,少年時期曾讀私塾。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因生活所迫赴東北闖蕩,曾從事林務、修路等勞動,並參與修建中東鐵路。後來落草結義、組成綠林隊,早年有對抗俄、保鄉衛土的行為,因而在東北地方獲得一定影響力。[2][3]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王德林拒絕接受日偽政權,1932年2月8日於吉林延吉(小城子)發起成立「中國國民救國軍」,自任總司令,孔憲榮任副總司令,李延祿任參謀長,吳義成等擔任要職。救國軍最初由王德林原部和當地鄉勇、義民等組成,並提出「不分黨派、共同一致對外」的政治主張,吸引大量民眾與其他抗日隊伍加入,兵力在短期內迅速擴增。[4][5]
1932年春至夏,救國軍在敦化、額穆、蛟河、寧安、東寧、汪清、穆稜、安圖等地展開游擊與地域作戰,曾多次擊退或牽制日偽軍;救國軍並與其他東北義勇軍結盟或協同行動,短期內對日軍在東吉林一帶造成相當壓力,並一度控制多個縣域。救國軍也曾與吉林自衛軍等力量協同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行動。[6][7]
1932年下半年至1933年,面臨日偽大規模「討伐」,救國軍遭受重大損失,部隊被迫轉移,王德林及其餘部在1933年曾短暫退入蘇聯邊境地帶,部分時間流亡海外並進行募款和宣傳活動;回國後王德林亦曾在華南等地籌募支援東北抗戰的資金與物資。[8][9]
抗戰期間,王德林因多年征戰與疾病纏身,後期曾回鄉療養。1938年12月20日,王德林在家鄉病逝,享年約六十四歲(或依不同資料略有出入)。[10][11]
評價與影響
王德林由綠林出身轉為組建規模龐大的義勇軍,對東北地區早期抗日運動的組織與動員有重要貢獻。後世史料與紀念機構多將其評價為「民族老英雄」,其發起的救國軍在1932年對日軍形成有力牽制,並為後續東北抗日遊擊戰奠定群眾基礎。[12][13]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