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構(1245年—1309年),字肯堂,號安野、又號瓠山東平人,元朝修辭學家。

王構二十歲時以詞賦中選,為東平行台掌書記。至元十一年(1274年),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曾經替元朝草擬討伐南宋的詔書,忽必烈稱意。宋亡後,與李槃奉旨赴杭州取三館圖籍、太常天章禮器儀仗等至大都,擔任應奉翰林文字,升為修撰。後任吏部郎中禮部郎中、淮東提刑按察副使。丞相和禮霍孫執政,參與謀畫。世祖末年官至翰林侍講學士。元成宗即位,升學士,纂修實錄,書成,任參議中書省事,反對搜括田賦。以病歸東平,大德年間,起復擔任濟南路總管。元武宗即位,召至京城修《成宗實錄》,王構官位最終為翰林學士承旨。著作有《修辭鑒衡》二卷[1]。該書上卷探討詩的寫作,下卷探討文章寫作,內容有不少來自宋朝人的詩話、文集和雜記[2]。他先後歷事三朝,熟習台閣典章,凡元代皇帝諡冊冊文為其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議也必咨訪。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164》,出自宋濂元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191》,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