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瑞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王瑞栴是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鄉試第四十二名舉人,五年(1625年)乙丑科三甲第十一名進士[2]。授蘇州府推官,兼理當地兌運,調和軍民交兌不和,省下每年不必要的開支三萬金,上級讓他立碑紀錄[1]。崇禎七年(1634年)調河間府推官,遷工部主事,改兵部主事,陞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出為湖廣按察司僉事、兵備鄖襄,十一年(1638年)適逢張獻忠以穀城要求招撫,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熊文燦准許,他與巡按御史林銘球、總兵左良玉謀畫抓捕張獻忠,反對招撫,其後混世王、整世王、常國安、王光恩、惠登相相繼乞撫,他亦反對熊文燦招撫,到張獻忠再次叛亂,在牆壁寫下:「不受張獻忠錢者,鄖襄道王瑞栴一人耳。」於是他聲名大噪[3]。
弘光帝即位,召用王瑞栴為太僕寺少卿,上陳官吏虐民,很快告歸。魯王朱以海監國,他以左僉都御史兼理軍餉,提出穩固民心,避免擾民,反駁方國安爭餉。隆武帝徵召他到福建督理浙東兵餉,晉左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福建和溫州淪陷後隱居在山中,不接受清朝招降,永曆元年(1647年)五月十五日是他的生日,他拜過家廟後舉行聚會,但很久也不出現,被發現在寢室時自縊而死,留下遺書五日後殮葬,官吏驗視後發現他已死去五日[4][5][6][7]。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