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瓆(1594年—1670年),字藍璧,號襟白,晚年自號秋露道人陝西平涼府靜寧州人。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陝西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兵部觀政,授山西孝義縣知縣,六年任山西鄉試同考官,九年升兵部武選司主事,本年調用,改任紹興府推官[1]。又調黃梅縣知縣,升戶部浙江司主事,歷員外、郎中,崇禎十五年冬,升湖廣按察司分巡武昌監軍道僉事。十六年五月,張獻忠攻入湖廣,武昌、黃州、漢陽三府俱陷,王瓆家口數十人皆死於戰亂。他突圍至潯陽,泣請大將左良玉救援發兵,左派兵援助,王瓆會同總兵方國安力戰,收復三府[2]。明亡後,隱居荒野,後經家人遍訪,始歸故鄉。清初以不願剃髮,曾被逮捕,為門生王廷諫所救[3]。順治八年(1651年)與其兄王琪、州人何永嗣、李淳、郭敦、王宗鶴等六人組成「娛老雅社」,著有《芝蘭齋詩》若干卷,曾刊行於世,卒年七十七歲。

家族

高祖王梅,號北峰。曾祖王延齡,號蒼崖,官介休縣丞。祖父王守,封文林郎、彭山知縣。父親王大材,官雲南曲靖府同知[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