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震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震井,是鄂托克前旗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城川蘇木黃海子村黑頭梁。王震井是一口開鑿於1944年的水井,因為八路軍將領王震帶領鑿井工作而以他命名。

事实速览 王震井, 鄂托克前旗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間的1941年,城川戰役爆發,其後八路軍成功攻下城川一帶,派部分官兵留駐當地。為了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自已動手,豐衣足食」號召,城川軍民在1942年展開大生產運動,由八路軍將領王震指導。1944年春天,一群八路軍三五九旅官兵來到黑頭梁耕作,發現此地地勢較高,地面是乾旱的硬地,缺乏水源,導致用水困難。官兵們決定鑿井取水,他們和當地民眾一起勘察水源,以選擇井位。選定之後,軍民一同錘開紅膠泥地,挖走泥土,終於在四十多天後成功開鑿水井。由於鑿井工作由王震帶領,這口井以他命名。王震井的水源供應充足,井水水質佳,促成黑梁頭發展為成功的農牧場,糧食產量頗高。[1][2][3][4]

1987年,為了紀念王震領導的八路軍部隊、同時教育民眾,鄂托克前旗政府在王震井井邊豎立碑刻,並把這口水井列為鄂托克前旗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修復[2][4]。其後,王震井舊址旁邊建立了紀念館,講述王震井的建設過程、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城川的歷史事跡,並展出當年開鑿王震井的工具[3]

Remove ads

結構

王震井的井台為六邊形,邊長1.5米,基厚0.15米,以水泥砌成。井口直徑為0.5米,井深13.2米,裡面的井水深約30厘米(本來不止於此,但水深後來因為被沙掩埋而降低)。水井西側邊有一面石碑,碑面向東,高1.1米、上寬53厘米、下寬59厘米、厚19厘米,設有底座。碑上刻字如下:[1][4]

王震井

1942年,解放區軍民響應黨中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王震將軍的指揮下,掀起了大生產運動。

1944年,八路軍在黑梁頭種地,為解決飲水困難,開鑿出這眼井。

鄂前旗人民政府
1987年8月1日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