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班金·錢德拉·查特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班金·錢德拉·查特吉(1838年6月26日或27日—1894年4月8日)印度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和記者,1882年孟加拉語小說《Anandamath》作者,該小說是現代孟加拉和印度文學的里程碑。他創作了印度國歌《Vande Mataram》歌詞的開頭兩段,該作品以高度梵語化的孟加拉語創作,將孟加拉擬人化為母親女神婆羅多母親,並激勵印度獨立運動活動家。查特吉用孟加拉語寫了十四本小說和許多嚴肅、嚴肅喜劇、諷刺、科學和批評論文。他在孟加拉語中被稱為「文學皇帝」( Sahitya Samrat)。[1][2][3][4][5]
班金·錢德拉·查特吉出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奈哈蒂附近農村。1858年在加爾各答獲學士學位。1869年就任法官。早年即從事創作。1872年創辦孟加拉語雜誌《孟加拉之鏡》,影響很大。是最早用孟加拉語寫作的作家之一,被譽為孟加拉現代文學的先驅。泰戈爾曾說他「征服了我們孟加拉人的心靈。」主要著作有小說《將軍的女兒》《格巴爾貢德拉》《毒樹》《拉塔拉尼》等。所著《阿難陀寺院》,反映十八世紀印度北部山區人民的反殖民鬥爭,是印度文學史上第一部揭露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小說。書中《禮拜母親》一詩,廣為流傳,成為群眾追悼愛國志士時的頌詩。1906年泰戈爾為它譜曲後成為1950年前的印度國歌。1891年退職後居加爾各答,寫成文藝理論著作《作家的技巧》。1894年4月8日病故。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