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理查·葉慈
美国小说家(1926-199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理查德·沃爾登·耶茨(英語:Richard Walden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是一位美國小說家。他的處女作《革命之路》出版後即獲196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但評論界的讚譽並未在其生前帶給他商業上的成功。直到耶茨去世後,部分得益於斯圖爾特·奧南1999年發表在《波士頓評論》的文章、布萊克·貝利創作於2003年的傳記,以及改編自其同名小說的2008年奧斯卡獎提名和金球獎獲獎電影《革命之路》,他的作品才再次受到公眾關注。
Remove ads
生平
理查德·耶茨於1926年2月3日出生在紐約州揚克斯,父親文森特·耶茨(Vincent Yates)是通用電氣的推銷員,母親露絲·沃爾登·莫勒(Ruth Walden Maurer)則是一位雕塑家。耶茨三歲時父母離異,而後他跟隨母親生活,童年時期頻繁輾轉於美國東北不同城鎮的居所,父親則在他青年時去世,生前很少看望孩子。[1]他於1941年入讀康涅狄格州埃文的老農場學校後,由於不擅運動和社交,便開始對新聞學和寫作產生興趣。耶茨自埃文畢業即應徵入伍,作為步兵參與在法國和德國的戰鬥,肺部也落下病根,直到1946年返回美國,於紐約尋找工作。[2][3]
耶茨先在合眾通訊社的財務部門擔任改寫員,1949年成為雷明頓蘭德公司的宣傳作家。為了補貼家用,他放棄了入讀大學,選擇邊工作邊參加哥倫比亞大學開設的創意寫作夜校課程。[1]1951年,耶茨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因而獲得退伍軍人殘疾撫恤金,隨後兩年他搬到英國和法國生活,並決定成為職業小說家。他於1953年回到紐約,以自由撰稿人身份繼續在雷明頓蘭德公司任職六年,期間持續創作短篇小說,同時着手撰寫他的首部長篇小說《革命之路》。《革命之路》於1961年出版後廣受好評,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耶茨的才華也得到評論家們的認可。[4]
耶茨從1959年開始在多所美國高校教授過創意寫作,包括社會研究新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波士頓大學、艾奧瓦大學作家工作坊、衛奇塔州立大學、南加州大學專業寫作碩士項目和亞拉巴馬大學,[2][5][6]還曾短暫為時任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演講稿捉刀。[7]得益於古根海姆基金會和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等組織的資助,耶茨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陸續出版了六本長篇小說:《天命》、《庸人自擾》、《復活節遊行》、《好學校》、《年輕的心在哭泣》和《冷泉港》,以及《十一種孤獨》與《戀愛中的騙子》兩本短篇小說集,但都不如其處女作受歡迎。[4]此外他還創作過一些劇本,也曾嘗試改編威廉·斯泰倫的長篇小說《躺在黑暗中》[8],其中只有與威廉·羅伯茨合作的《雷瑪根大橋》拍成了電影。[9]
由於《革命之路》往後的作品既得不到大眾認可而銷量慘澹,又被各種文學獎項拒之門外,內心苦悶的耶茨開始無節制地吸煙飲酒,身心健康嚴重受損,到了晚年更因性情暴躁與友人疏遠,數次躁鬱症發作而入院,生活窮困潦倒。[4]1992年11月7日,耶茨在亞拉巴馬州伯明翰一家退伍軍人醫院死於肺氣腫小手術後併發症,終年66歲。長期與他合作的出版社編輯西摩·勞倫斯透露耶茨生前正在創作名為《不定時代》(Uncertain Times)的長篇小說,內容改編自其為羅伯特·肯尼迪撰寫演講稿的經歷。勞倫斯原計劃同霍頓·米夫林合作出版該小說,卻在幾年後去世,遺稿至今仍未面世。[3][10]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耶茨於1948年同希拉·布賴恩特(Sheila Bryant)結婚,岳父是英國演員查爾斯·布賴恩特,後者在與希拉的母親瑪喬麗·吉爾胡利(Marjorie Gilhooley)結婚前曾是默片時代當紅女星阿拉·納濟莫娃的長期伴侶。二人婚後育有莎倫(Sharon)和莫妮卡(Monica)兩名女兒,直到1959年離婚,由女方取得孩子的撫養權。1968年耶茨再婚,迎娶瑪莎·斯皮爾(Martha Speer),這段婚姻持續了六年,二人唯一的女兒吉娜(Gina)同樣判給了母親。[3][11]耶茨的二女兒莫妮卡後來當過劇集《宋飛傳》主創拉里·大衛的女友,劇中主角之一伊萊恩·貝內斯即以她為原型。[12]
文學創作
耶茨的小說帶有明顯的自傳色彩,很多細節取材自他的個人經歷。[11]
耶茨同時也是一位倍受讚譽的短篇小說作家。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問世於處女作《革命之路》出版一年後。
作品
-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1961年)
- 《天命》(A Special Providence,1969年)
- 《庸人自擾》(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年)
- 《復活節遊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年)
- 《好學校》(A Good School,1978年)
- 《年輕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年)
- 《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年)
Remove ads
- 《十一種孤獨》(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1962年)
- 《戀愛中的騙子》(Liars in Love,1981年)
- 《理查德·耶茨短篇小說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Richard Yates,2001年)[13]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