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琉球冊封使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1404年起,每逢琉球王位發生更替之際,中國皇帝往往要向琉球派遣冊封使

以下是琉球冊封使列表,列出了從1404年起,至1865年止,明朝清朝兩代向琉球派遣的所有冊封使、副冊封使的名單。

明朝

更多信息 明朝皇帝, 冊封正使 ...
Remove ads

清朝

更多信息 清朝皇帝, 冊封正使 ...
Remove ads

註釋

  1. 《中山世鑑》、《中山世譜·卷四》記載明廷並未遣使,只賜詔書冊封尚思紹;但《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六》和《明史·琉球傳》皆記載明成祖遣使冊封尚思紹,未記載使者姓名。學者胡新認為明成祖遣行人邵昇冊封尚思紹為王。
  2. 中山世譜·卷四》作「陳季芳」,《明實錄·太宗孝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四》作「陳秀芳」,《明史·琉球傳》一作「陳季若」。
  3. 《明實錄·仁宗皇帝實錄·卷十一》記載,明仁宗僅遣內官柴山冊封尚巴志;《中山世鑑》、《中山世譜·卷四》則記載,有一「阮」姓官員擔任冊封副使,缺名;《殊域周咨錄·卷四》則記載副使為「阮鼎」。學者胡新則認為副使為「行人周彝」。[1]
  4.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九十》、《明史·琉球傳》、《中山世譜·卷五》皆作「余忭」,《殊域周咨錄·卷四》、《中山傳信錄·卷二》則作「兪忭」。
  5. 《明史·琉球傳》、《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六》作「喬毅」;《殊域周咨錄·卷四》作「陳謨」;《中山世譜》兩種說法並存,並稱「未知孰是」。
  6. 《殊域周咨錄·卷四》作「董守宏」。
  7.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二》記載正使為「嚴誠」,《殊域周咨錄·卷四》、《中山世鑑》則記載為「李秉彝」。《中山世譜》兩種說法並存,並稱「未知孰是」。而據學者胡新在〈嘉靖以前出使琉球使者略考〉一文中的考證,景泰帝原以給事中嚴誠為正使,但嚴誠途中病逝於金陵,改以李秉彝為正使。[1]
  8. 據《中山世譜·卷六》,成化帝原以戶科都給事中丘弘為正使,但丘弘途中病逝於山東,改以官榮為正使。
  9. 據《中山世譜·卷七》,萬曆帝原以兵科給事中洪瞻祖為正使,但未及開洋病卒,遣夏子陽代之。
  10. 《明實錄·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四十二》、《明史·琉球傳》、《中山世譜》、《中山傳信錄》等皆作「王士禎」。自《琉球國志略》之後的冊封使著作皆作「王士正」,是為了避雍正帝之諱。
  11. 胡靖無官職,以杜三策從客的身份前往琉球。
  12.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卷二》:「尚賢請封未獲,卒。福王時來請封,遣禮科給事陳燕翼、行人韓元勲;未行,國亡。」
  13. 《中山世譜·卷八》:康煕二年癸卯,海氛稍靖。聖祖遣張學禮等,奉詔勅及印一、緞幣五十疋至國。
  14. 同時追封已故國王尚成為王。
  15. 《福州市志》稱林鴻年著有《使琉球錄》,但該書至今未發現。[2]趙新的子孫在為《續琉球國志略》作「識語」時,亦稱「林勿村中丞所著錄者未見。恐鉅典煌煌,散佚無考。」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