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瑞穗莊
臺灣日治時期1937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轄屬花蓮港廳鳳林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瑞穗庄為臺灣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其原為瑞穗區,在1937年改制為瑞穗莊,轄屬花蓮港廳鳳林郡。今花蓮縣瑞穗鄉及光復鄉南部。

行政區劃
瑞穗舊稱水尾,原屬奉鄉水尾區和拔仔區的社和庄。1910年2月27日,水尾區「馬於文社」改名為「舞鶴社」。1911年8月3日,水尾區管轄區域中增設「瑞穗村」;拔仔區管轄區域中增設「大和村」。1914年5月23日,花蓮港廳和臺東廳實施街庄整併,加納納社、掃叭社、舞鶴社併為「舞鶴社」,高溪坪社、烏鴉立社、大肚壓社、烏漏社併為「烏鴉立社」,水尾庄、打馬燕庄併為「水尾庄」,拔仔庄、巫老僧庄、周武洞庄、人仔山庄、照員庄併為「拔仔庄」,奇密社、大和村、瑞穗村維持不變。1917年10月1日,水尾區改名為「瑞穗區」,水尾庄在同時併入瑞穗村[1]。
1920年9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瑞穗區轄區內分為拔子、大和村、烏鴉立、瑞穗村、奇密、舞鶴[2]。1937年10月,瑞穗區改制為瑞穗庄,轄域內大字改稱大和、白川、瑞穗、鶴岡、奇美、舞鶴六個大字。戰後,瑞穗莊大和、鳳林街上大和、富田合併組成光復鄉。
Remove ads
人口
交通
設施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