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甘肅省歌劇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甘肅省歌劇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歌劇工作者組成的團體。前身為1939年成立於陝甘寧邊區的文工團,1957年成立甘肅省歌劇團,2001年團改院。編創演出的著名劇目有《紅花渠畔》《向陽川》《花兒與少年》《貂蟬》等。
歷史沿革
甘肅省歌劇院的前身是1939年在陝甘寧邊區三邊分區成立的七七劇社。1942年,劇社改編為三邊分區文工團。1949年隨軍進駐寧夏,改稱寧夏文工團。[1]
1954年,甘肅、寧夏兩省合併,劇團從銀川移師蘭州,改稱甘肅省歌舞劇團(甘肅省歌舞團)。1955年7月,改稱甘肅省歌劇團,首任團長易炎,副團長劉萬仁。[1]
1958年,改稱蘭州藝術學院實驗歌舞劇團。1962年蘭州藝術學院撤銷後,恢復甘肅省歌劇團。[1]
1970年8月,甘肅省革命委員會將省話劇團、歌劇團、雜技團合併,成立甘肅省文藝工作團(甘肅省文工團)。1971年12月6日撤銷,恢復甘肅省歌劇團。[1]
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國先進文化集體」榮譽稱號。[4]
2012年,在甘肅省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甘肅省歌劇院繼續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實行企業化管理,並由新成立的甘肅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管。[5]
Remove ads
主要劇目
- 早期演出劇目
- 編創演出的代表劇目
來源:《甘肅省志》[1]
Remove ads
人物
- 編劇、導演:劉萬仁、康尚義、陳歐生、高平、趙行、王志
- 作曲、指揮:易炎、包學良、莊壯、劉尚仁、龔乾男、孫鐵民
- 正、副團長:易炎、劉萬仁、李波、胡顯信、柳根、劉繼高、陳毅同、寧玉明、賈興旺、陳文生、莊壯、和小平、龔乾男、康志勇、楊成偉、彭德明[7]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