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生成樹協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生成樹協議(英語: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一個作用在OSI網絡模型第二層的通信協議。基本應用是防止交換機冗餘鏈路產生的環路,用於確保以太網中無環路的邏輯拓撲結構,從而避免廣播風暴大量占用交換機的資源。

生成樹協議工作原理:任意一交換機中如果到達根網橋有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的鏈路,生成樹協議都根據算法把其中一條切斷,僅保留一條,從而保證任意兩個交換機之間只有一條單一的活動鏈路。因為這種生成的拓撲結構,很像是以根交換機為樹幹的樹形結構,故為生成樹協議。

生成樹協議是基於Radia Perlman英語Radia PerlmanDEC工作時發明的一種算法[1]被納入了IEEE 802.1d中。2001年IEEE組織推出了快速生成樹協議(RSTP)在網絡結構發生變化時能比STP更快的收斂網絡,還引進了端口角色來完善了收斂機制,被納入在IEEE 802.1w中。

STP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依據網橋優先權(橋優先)和MAC地址組合生成的橋ID進行網橋選舉,橋ID最小的網橋將成為網絡中的根橋(橋根);在此基礎上,計算每個節點到根橋的距離,並由這些路徑得到各冗餘鏈路的代價,選擇最小的成為通信路徑(相應的端口狀態變為forwarding),其它的就成為備份路徑(相應的端口狀態變為blocking)。STP生成過程中的通信任務由BPDU完成,這種數據包又分為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其大小不超過35B)和包含拓撲變化信息的通知BPDU(其長度不超過4B)。

更多信息 端口狀態, 端口能力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