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生物熱力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物熱力學是解釋生物體內熱力學過程的科學,生物屬於非平衡態的熱力學系統,為了維持體內的有序,會將持續的太陽和食物裡的能量轉換為其他型式的能量。其中的熱力學狀態是由受控的生化反應持續調節來控制的,伴隨著能量的釋放和吸收。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8月) |
歷史
理論生物學家艾爾文·鮑爾在1935年出版了《理論生物學》[1],他在其中有提出以下的定律「所有生物都不在平衡狀態下,是在消耗自由能量的情形下作功,不是在特定外在條件下依物理定律和化學定律所要求的平衡狀態。」,他認為這是「通用生物學定律」。
1957年時,物理學家和生物化學家漢斯·阿道夫·克雷布斯和生物化學家Hans Kornberg[2]在書籍《生物體內的能量轉換》(Energy Transformations in Living Matter)中提及生物體內生化反應的熱力學,其中生物體會獲取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ATP),這是生物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乙醛酸循環)。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