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田益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田益宗(445年—517年),光城蠻(西陽蠻)人,南北朝北魏軍事人物。

生平

田益宗身高八尺,處事果斷有謀略,容止出眾。世襲四山蠻帥之位,依附於南朝宋沈攸之叛亂時,他因參與平定叛亂有功而成為將領,擔任南朝齊臨川王的防閣。太和十七年(493年),派遣使者通過張超向北魏歸降。太和十九年(495年),被任命為員外散騎常侍、都督光城弋陽汝南新蔡宋安五郡諸軍事、冠軍將軍、南司州刺史,封光城縣開國伯。新蔡郡設立東豫州後,田益宗擔任東豫州刺史,不久改封為安昌縣伯。太和二十年(496年),攻打齊朝司州的龍城戍,被戍主朱僧起擊敗。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獲授征虜將軍。景明元年(500年),齊朝軍主吳子陽率軍進攻三關,田益宗派光城郡太守梅興之率領四千士兵,進軍至陰山關以南八十多里處,依託長風城迎擊吳子陽,將其擊敗。景明二年(501年),齊朝建寧郡太守黃天賜在赤亭築城,派部將黃公賞駐守漴城,與長風城對峙。田益宗命安蠻郡太守梅景秀互為掎角,出兵攻打,擊敗黃天賜等人,奪取了兩座城池。田益宗上表請求攻打義陽,得到魏宣武帝的批准。景明四年(503年),北魏鎮南將軍元英攻打南朝梁義陽,田益宗派兒子田魯生率領八千士兵,截斷梁軍的糧道,燒毀了囤積的糧食。梁朝戍主趙文舉率軍前來征討,被田魯生擊敗,趙文舉及小將胡建興、古皓、莊元仲等人被俘,運糧船也被全部燒毀。後來梁朝寧朔將軍楊僧遠率領兩千士兵來攻,逼近蒙籠,田益宗命田魯生與戍主奇道顯迎擊,將其擊敗,隨後獲授平南將軍。此外,田益宗還與宇文福一同抵禦梁軍進攻,加授安南將軍。永平元年(508年),白早生在豫州發動叛亂,樂口以南的郢州、豫州各城均被攻陷,僅剩田益宗鎮守的義陽。梁武帝蕭衍想招降田益宗,許諾封其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五千戶郡公,田益宗沒有接受。北魏能重新奪回郢州、豫州,田益宗功不可沒。

田益宗晚年,因無休止地掠奪而使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賄賂之風蔓延到子孫輩,部下叛亂的流言不斷。宣武帝對此深感憂慮,派中書舍人劉桃符前去勸諭。宣武帝因田魯生在淮南橫行霸道而追究其責任,想將他召回,田魯生卻不肯前往洛陽。延昌年間,宣武帝決定將田益宗調任使持節、鎮東將軍、濟州刺史,為防他不接受任命,派李世哲和劉桃符率軍進駐廣陵。田益宗的兒子田魯生、田魯賢等人逃到關南,引來梁軍,光城以南地區落入梁朝之手。李世哲擊敗田魯生後,重新設置郡戍,將田益宗召入洛陽。田益宗獲授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加授散騎常侍,改封為曲陽縣開國伯。他因怨恨劉桃符,上書誹謗,未被宣武帝採納。熙平元年(516年),田益宗再次請求擔任東豫州刺史,並請求招回叛逃南朝的兒子田魯生、田魯賢,未獲靈太后批准。熙平二年(517年),田益宗去世,享年七十三歲,被追贈征東大將軍、郢州刺史諡號[1][2][3]

Remove ads

子女

  • 田隨興,長子,歷任冠軍將軍、平原郡太守,弋陽汝南二郡太守
  • 田魯生
  • 田魯賢
  • 田纂,末子,襲封,征虜將軍、中散大夫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