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甲氧西林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氧西林
Remove ads

甲氧西林INN:methicillin)或二甲氧苯青黴素[2],是一種於1960年首次合成的β-內酰胺類半合成抗生素[3]。發現於1960年[4],主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有作用,可用於治療敗血症呼吸道感染腦膜炎等由細菌感染引發的病症[3]

事实速览 臨床資料, 給藥途徑 ...
Remove ads

作用機理

甲氧西林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青黴素類抗生素,是一種半合成的耐酶青黴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較好殺滅作用。甲氧西林能抑制細菌肽聚糖的交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起到殺滅細菌的作用。更具體地說,甲氧西林在結構上是D-丙氨酰-D-丙氨酸(D-alanyl-alanine)的類似物,它通過與青黴素結合蛋白英語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結合,並競爭性抑制該蛋白的酶活性達到阻止肽聚糖交聯的目的[5][6]

臨床

甲氧西林遇酸易分解,因此不能口服,只能通過注射給藥。同時,因為甲氧西林抗菌活性低,所以需要大劑量注射才能保持活性[3][6],主要用以治療由革蘭氏陽性菌感染造成的病症[3]。目前,甲氧西林已基本不在臨床上使用,臨床上現在一般使用氟氯西林雙氯西林替代甲氧西林[7]

抗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最初發現於1960年代。該名詞目前作為歷史名詞保留,用來泛指對所有青黴素類抗生素都具有抗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7][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