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畫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畫絹是古代中國書畫作品的一種重要載體,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絹[1][2],而最早的有史料記載的絹畫是周穆王時的《八駿圖》[3],有較為完整的實物遺存到現代的最早絹畫作品為晉代的《女史箴圖[4][5]。除了中國之外,越南等周邊國家和地區也有絹畫[6]

製作工藝

絹分為生絹和熟絹,早期只有生絹,質地比較粗疏。戰國、秦漢時期,用熱湯半熟入粉[7],通過捶壓等整理工序,生絹可以變成密度較大、堅韌挺括、平整均勻的熟絹[2]。到北宋開始煮熟加漿,是工藝的又一進步[7]

唐朝初期以前,書畫都用生絹。盛唐時期,熟絹開始作為書畫載體,使書畫更為細密精細,但之後仍然有大量書畫作品採用生絹[7]

晉唐以前的書畫用絹是由單絲織成的,五代到南宋時期出現了雙絲絹,這樣的絹更加細密。而元代以後的絹,相比宋代總體來講就比較粗糙。[1]

絹在古代是一種特殊商品,曾長期作為實物貨幣使用,因此絹的尺寸,有一定的時代限制,西周時期幅寬約合現在的43.8厘米,後逐漸增寬,到唐代約合現在的55厘米[2]。北宋宣和年前,絹的寬度一般不超過60厘米,南宋時有了面寬超過1米的絹[8]

介紹畫絹的節目

2020年8月25日,人民藝show在「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節目中,在第二堂課中講述了絹畫[9]

《衣尚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10],在2020年11月7日播出的第一期《衣尚中國》節目中,歌手周深手執畫絹現場演唱了歌曲《畫絹[1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