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疣柄魔芋

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疣柄魔芋
Remove ads

疣柄魔芋學名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英語:elephant foot yam)為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大洋洲新幾內亞南亞東南亞臺灣越南以及中國大陸廣西雲南廣東等地,生長於海拔180米至750米的地區,多生在灌叢、江邊草坡及荒地。

事实速览 疣柄魔芋, 科學分類 ...

疣柄魔芋又可稱為大魔芋,根據1995年植物學家Hetterscheid與台灣學者彭鏡毅的研究,以及李桓1998年對《中國植物志》之修訂。大魔芋其實是疣柄魔芋之同義詞,非台灣特有種植物,屬天南星科魔芋屬。台灣野外只有4種魔芋,分別是台灣魔芋密毛魔芋、疣柄魔芋、東亞魔芋。此外,因其在伴隨響雷的梅雨季期間開花,且散發腐臭味,而俗稱「雷公屁」。

Remove ads

別名

南星頭(廣東寶安) 雞爪芋(廣東台山) 鞋板芋(廣東羅岡) 南芋(廣東陽江)

塊莖成分

疣柄魔芋塊莖中只含有澱粉,幾乎不含葡甘聚醣。因此疣柄魔芋無法製成蒟蒻果凍。不過因為其塊莖含有大量澱粉,但含有大量的有毒的草酸鈣結晶,食用前必須加以煮熟破壞掉刺痛的草酸鈣結晶,在非洲與印度尼泊爾孟加拉菲律賓等地區常把它做為糧食作物,又稱象腳薯(elephant foot yam)。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