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瘦長太陽瓶子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瘦长太阳瓶子草
Remove ads

瘦長太陽瓶子草學名Heliamphora elongata)是委內瑞拉格蘭·薩瓦納特有的食蟲植物,特別是伊盧山(Ilu tepui)川門山(Tramen Tepui)。其種加詞elongata」來源於拉丁文elongare」,意為「細長的」,指其捕蟲瓶的形態。[1][2]

事实速览 瘦長太陽瓶子草,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植物學史

由於伊盧-川門山的地形限制,想要到達山上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都是通過直升飛機到達山頂地區。[1]

1977年,查爾斯·卡里亞斯-布魯爾(Charles Brewer-Carias)第一次發現了瘦長太陽瓶子草,並進行了拍攝及說明這可能是一種未知的物種。[1]

1993年,比爾·鮑姆加特爾(Bill Baumgartl)一次考察中也觀察到了這個物種。但因為艾俄那西太陽瓶子草H. ionasii是唯一在伊盧-川門山發現的太陽瓶子草屬植物,所以當時他錯誤的將其鑑定為艾俄那西太陽瓶子草。[1]

約阿希姆·那茲等人在1999年和2004年對對其進行了兩次考察。1999年,約阿希姆·那茲、卡特琳·欣德霍弗(Katrin Hinderhofer)及托馬斯·卡羅(Thomas Carow)對伊盧-川門山的東北部進行了第一次考察。2004年3月,約阿希姆·那茲、烏爾斯·齊默爾曼(Urs Zimmermann)及傑瑞·胡根斯曲德(Geri Hoogenstrijd)對伊盧-川門山的南部進行了第二次考察。2004年,約阿希姆·那茲正式描述了瘦長太陽瓶子草。[1]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瘦長太陽瓶子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分支,呈叢狀。[1]

瘦長太陽瓶子草的捕蟲瓶長10至35厘米,寬4至7厘米。捕蟲瓶下部為漏斗形;中部的瓶肩略高於消化液水平面,略呈葫蘆形[1];上部為窄圓柱形[1]至窄漏斗形[2]。瓶口寬3.5厘米至4厘米,呈卵形。[1]部分植株的捕蟲瓶中部向遠離植株中心方向彎折。捕蟲瓶外表面無毛[1],內表面上部均勻分布長1至3毫米的下向毛[2],下部無毛[1]。這些毛具光澤。瓶肩內表面具具一圈長2至6毫米的粗毛。[1][2]瓶蓋呈盔形[2],長1至2.8厘米,寬1至3厘米,呈暗紅色至黑色[1]。捕蟲瓶通常為橙黃色[2],很少呈綠色[1],衰老後逐漸變為粉紅色至紅色[1][2]

瘦長太陽瓶子草的花序長約50厘米,共2至5朵花。花梗無毛。花柄長1.5至3.5厘米。苞片呈卵形,通常長3至4厘米,而上部花的苞片僅長1厘米。花被片共4片,窄長圓形至披針形,長3至5厘米,寬1.5至1.8厘米,白色至紅色。雄蕊11至19枚,花絲長5毫米,花葯為長圓形至披針形,長約3毫米,寬約1毫米;子房三室,長約2厘米,被柔毛,花柱無毛;種子長約3毫米,側扁,卵形,具不規則翅。[1]

Remove ads

生態關係

瘦長太陽瓶子草分布於格蘭·薩瓦納東部伊盧山川門山的海拔1800米至2600米的山頂及山麓地區,尤勞尼山(Yuruani tepui)海拔2100米至2300米的山頂地區,還可能存在於伊盧山與川門山之間的兩座尚未考察的小型山——卡勞林山(Karaurin tepui)瓦達卡山(Wadaka tepui)的山頂地區。分布於尤勞尼山的瘦長太陽瓶子草與分布於伊盧山與川門山的種群存在着一些差異,其捕蟲瓶較小且更粗短。[2]

瘦長太陽瓶子草的原生地大多位於高海拔的高原地區。氣候寒冷,夜間溫度可低至3℃,但又非常的潮濕。[2]瘦長太陽瓶子草在此常與蘭科覆鱗屬Stegolepis[2]黃眼草屬Xyris[1]多子屬Bonnetia[2]植物同域分布。此外,其還與羅賴馬茅膏菜Drosera roraimae羅賴馬螺旋狸藻Genlisea roraimensis奎爾奇狸藻Utricularia quelchii紫水晶狸藻U. amethystina食蟲植物同域分布。[1]

瘦長太陽瓶子草生長緩慢,每個生長點僅有2至3個捕蟲瓶,周圍則環繞着數個已枯死的捕蟲瓶。這些枯死的捕蟲瓶可起到保護中間存活着的捕蟲瓶的作用。在高紫外線輻射強度的高原環境下,其捕蟲瓶常呈鮮紅色。[1]

瘦長太陽瓶子草原生地的氣候多變,雖然其降雨頻繁,但強烈的光照仍可讓水分快速的蒸發。而其細長的捕蟲瓶及較小的瓶口可以較好的減緩水分蒸發。此外,在瘦長太陽瓶子草捕蟲瓶內很少發現昆蟲,但要注意的是在這些山峰的山頂地區本身就很少出現昆蟲。[1]

相關物種

瘦長太陽瓶子草與垂花太陽瓶子草H. nutans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垂花太陽瓶子草分布於羅賴馬山(Roraima tepui),其也是伊盧-川門山所在山系的山峰之一。[3]它們的區別在於,瘦長太陽瓶子草的捕蟲瓶直立且細長,尺寸也更大,且瓶蓋為黑色。此外,艾俄那西太陽瓶子草也存在於伊盧-川門山,並具大型的捕蟲瓶。[4]

更多信息 形態特徵, 瘦長太陽瓶子草 ...
Remove ads

自然雜交種

已在伊盧山與川門山之間的山谷中觀察到了瘦長太陽瓶子草與艾俄那西太陽瓶子草的自然雜交種。[1][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