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俄羅斯中央拉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俄羅斯中央拉達(白俄羅斯語:Беларуская цэнтральная рада,白俄羅斯拉丁字母:Biełaruskaja centralnaja rada;德語:Weißruthenischer Zentralrat)是二戰期間存在於德占白俄羅斯的傀儡行政機構。[1]應希望在德國的支持下建立一個白俄羅斯國家的白俄羅斯通敵派政客的要求,[2]它由納粹德國於 1943-44 年在東部專員轄區建立。[2]
![]() |
背景

1941 年德國入侵蘇聯後, [3]在黨衛軍官員阿圖爾·內貝的指揮下,別動隊的先頭部隊立即開始了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4]在白俄羅斯合作者的參與下,猶太人遭到屠殺,數十個城鎮形成了貧民窟,這些合作者擔任了各種重要職務。[5]白俄羅斯輔助警察成立並被用於謀殺行動,特別是在1942年2月至3月期間[6]。
東方專員轄區的白魯塞尼亞總管區很快成立,該總管區包括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中西部地區以及被蘇聯吞併的原屬波蘭的維爾諾省和新格魯代克省。 1942年,德國民事管轄範圍擴大到明斯克、斯盧茨克和巴里索夫。該地區將成為納粹生存空間計劃的一部分,那些被視為非雅利安人的人將被消滅或驅逐,為德國殖民者讓路,而其餘當地人將被迫德國化。白俄羅斯代表要求被占領的白俄羅斯實行自治的所有嘗試都被德國鎮壓。 [7]

納粹政治家威廉·庫貝被任命為該地區的德國行政長官( Generalkommissar )。他在明斯克設立了指揮中心,並在巴拉諾維奇設立了第二個專員。 1943 年 9 月,庫貝被他的白俄羅斯情婦殺害,情婦在知道她兒子下落的蘇聯特工的脅迫下,在庫貝的床上安放了一枚炸彈。 [8]
為了為東方專員轄區內的前線招募新的部隊並刺激白俄羅斯民眾和精英的支持, [7]萊因哈德·蓋倫將軍向德國最高統帥部建議,以以下形式向白俄羅斯合作者做出一些讓步:成立一個傀儡政權。[8]納粹德國於1943年12月建立了一個「半自治」地方政府,並命名為白俄羅斯中央委員會,時任斯摩棱斯克市市長拉達斯勞·阿斯特洛烏斯基被任命為主席,[2]同時取代庫貝的黨衛軍集團領袖庫爾特·馮·戈特貝格任命來自布拉格的白俄羅斯政治家伊萬·葉爾馬琴卡為「白俄羅斯事務顧問。[8]
Remove ads
職能及工作
白俄羅斯中央拉達在治理方面的作用有限,關鍵決策由德國白魯塞尼亞總管區做出,該委員會主要管理社會事務以及文化和教育。 [7]理事會下設十二個部門:教育部;科學部和文化部;宣傳和新聞部;社會保障部; 金融部; 青年事務部;宗教部; 控制部; 行政問題部;經濟部;少數民族部;和本土防衛部。 [7]
白俄羅斯中央拉達還負責監督早先經德國許可成立的白俄羅斯民間組織的活動,包括:白俄羅斯青年聯盟;白俄羅斯科學學會;白俄羅斯文化協會;白俄羅斯自助會;以及白俄羅斯的工會。 [7]同時拉達設法擴大白俄羅斯語在學校和公共生活中的使用,並致力於開設一所大學。 [7]
宗教政策
德國人授權白俄羅斯改革東正教(獨立於莫斯科牧首),同樣,蘇聯無神論者也利用該教會來團結俄羅斯人反對德國人。神父們對農民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並導致部分農民支持擊敗蘇聯。1939年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後曾恐嚇西白俄羅斯的基督徒[9]
白俄羅斯本土國防 (BKA)
1944年3月,白俄羅斯中央拉達向白俄羅斯年輕人徵兵,白俄羅斯本土國防軍(Bielaruskaja Krajovaja Abarona,BKA)成立,有28,000名白俄羅斯士兵準備接受訓練,並得到了數千名白俄羅斯輔助警察營成員的協助。[10]
德國人從白俄羅斯撤退後,白俄羅斯本土國防軍被併入黨衛軍第 30 武裝擲彈兵師,該師由黨衛軍第 29 師的殘部組成,還包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部隊。德國人建立了一所軍官學校,並發放了帶有白俄羅斯武裝黨衛隊突擊旅稱號的制服,下令將白俄羅斯軍隊併入安德烈·弗拉索夫領導的俄羅斯解放軍,但阿斯特洛烏斯基對此表示反對,並拒絕了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的想法,因為他不想與俄羅斯人結盟。
白俄羅斯本土國防軍和白俄羅斯輔助警察的其他成員被黨衛軍高級突擊隊大隊長奧托·斯科爾茲尼招募,並在柏林附近的達爾維茨接受訓練,他們將在敵後進行特殊的行動。這些部隊是Liebes Kätzchen (大意為「親愛的小貓」)秘密行動的一部分,行動範圍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白俄羅斯「黑貓」游擊隊由米哈斯·維圖什卡領導,1945年,他們在比亞沃維耶扎森林地區開展了針對蘇聯軍隊的破壞行動,但收效甚微,[11][12][13][14]後被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滲透,並於 同年被摧毀。[15]
Remove ads
流亡
1944年,隨着紅軍向西推進,白俄羅斯中央拉達與撤退的德國人一起撤離到仍處於納粹德國控制下的東普魯士和波蘭地區。
1944 年 6 月 27 日,即撤離前幾天,白俄羅斯中央拉達在明斯克召開了「第二次全白俄羅斯代表大會」,會議聚集了來自白俄羅斯各地區和白俄羅斯移民組織的1039名代表,其中包括德國官員。黨衛軍代表在陽台上觀察了整個過程。 [16] [17]大會確認白俄羅斯獨立(即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並宣布白俄羅斯中央拉達為白俄羅斯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機構和白俄羅斯拉達的繼承者。委員會成員重申了他們對第三帝國以及阿道夫·希特勒個人的承諾。 [18]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讓白俄羅斯中央委員會根據白俄羅斯社會代表而不是德國政府的決定獲得合法性。 [17]組織者擔心蘇聯游擊隊和德國人的挑釁。 [17]
撤離後,委員會領導層在流亡營地中形成了白俄羅斯自我組織的基礎。 [7]即使在撤離之後,BCR 仍繼續受帝國東部占領區部的命令。 [19]戰爭結束後,BCR加入了反布爾什維克國家集團。 1945年底,阿斯特洛烏斯基召開了「白俄羅斯中央拉達特別會議「,決定暫時中止(但不解散)流亡政府,以避免被指控與納粹勾結。 [20] [7]
1948年3月25日,白俄羅斯中央拉達恢復流亡活動。 [21]它是西方白俄羅斯移民社區的主要傘式組織之一,直到 1995 年 4 月最後一批成員去世而解散。
Remove ads
總統
- 拉達斯勞·阿斯特洛烏斯基 (1943 — 1945 和 1948 — 1976)
- 尼坎達爾·米阿傑卡(1977 — 1987)
- 米哈斯·祖伊(1988 — 1995)
- 維塔·夏爾皮奇(1995)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