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尾地鴉
鸦科地鸦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尾地鴉(學名:Podoces biddulphi),是鴉科地鴉屬的一種,為中國大陸的特有種。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近危,棲息地為溫帶荒漠。
Remove ads
生態環境
白尾地鴉活動於植被稀疏的荒漠環境,他們常常在荒蕪的大漠中飛速奔跑,但很少飛行,即便偶爾飛行,距離也會非常短,本物種有時會在枯樹的枝頭鳴唱,亦會穿梭於荒漠僅有的灌叢之間。
分布地域
特徵
白尾地鴉為體形較小的鴉科鳥類,體長在28厘米左右。雄雌同形同色,頭頂至後頸的羽毛黑色,略帶藍色的金屬光澤;頜部羽色亦為黑色;臉部、耳羽、頸側均為黃沙色;背部、肩羽、腰部為深至褐色的沙黃色;翅上覆羽與肩羽同色;初級飛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級飛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兩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干;下體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為污白色;喙黑色且長而下彎;足黑色;虹膜褐色。
食物
白尾地鴉的主要食物是荒漠中可以找到的昆蟲,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各種步甲為主,此外還有直翅目、雙翅目昆蟲以及小型蜥蜴和少量植物的種子及果實。
繁殖與保護
白尾地鴉的繁殖開始於每年的3月下旬,營巢於枯樹的枝幹間,巢以乾草枯葉獸毛等材料搭建每巢產卵1枚偶見2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