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氏泰波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氏泰波魚
Remove ads

白氏泰波魚學名Boraras brigittae),為輻鰭魚綱鯉形目𱆥科泰波魚屬下的一個種[1],泰波魚屬係於1993年由M.Kottelat與C. Vidthayanon所發表,分布於亞洲婆羅洲南部淡水流域,本魚體延長且側扁,頭短小且尖突,口裂向上傾斜,下頷前端稍外突出,無觸鬚,身體無側線,體紅色,體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尾鰭透明,上下葉有紅色尖端,這些紅點在背鰭和臀鰭的尖端也可見,鰭片的紅色尖端和身體之間的前鰭半徑上有一條黑色斑紋,慈魚腹部比雄魚突出且顏色較淺[2],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雨林中沙泥底質且腐葉覆蓋,水體成單寧色的酸性水質溪流及沼澤,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昆蟲蠕蟲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觀賞魚,喜歡與其自然棲息地相似的水族箱環境,如果照顧得當,它們的壽命可達8年,可以餵食顆粒、冷凍食品、薄片、幼豐年蝦和蠕蟲[3]

事实速览 白氏泰波魚,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