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話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話是指普通人容易懂的話,也可指非文言文,有時可指空話。亦可表示以下含義:

文體

  • 白話,指中文口語。
  • 白話文,指以各漢語分支的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
  • 中文書面語,也稱作「通用中文」。
  • 中州韻白話文,又稱韻白,元末時期開始流行,曾經作為明代官話,是一種成熟的文體。後來被京白取代。
  • 官話白話文,又稱京白,明清時期開始流行,用於民間交流,在白話文運動以後所使用的中文通行文體,稱為現代標準漢語
  • 吳語白話文,明清時期開始使用的一種吳語書面文體,其中蘇州方言又稱蘇白。
  • 閩語白話文,又稱福白,清末時期開始使用的一種閩語書面文體。
  • 閩南語白話文,在臺灣又稱臺文,明清時期開始使用的一種閩南語書面文體。
  • 粵語白話文,又稱廣白,清末新文學運動之後盛行的一種粵語書面文體,之後在幾十年的發展下,成為香港等地海外粵語人士的一種重要的語言文體。

語言別稱

  • 當地語言:在一些漢語方言區,如南京等地,白話是對當地漢語變體的別稱。此外,蘇州話北京話被稱為蘇白、京白,這種稱呼在戲劇中尤為常見。

閩語

「平話」一詞廣泛應用在中國閩語地區,但在不同地區可能含義有所不同:

  • 福州話:在閩都地區[1],「平話」是閩語閩東片的專稱。
  • 泉漳片: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泉漳地區的語言。當地人稱自己的語言為「白話」(pe̍h-oē),並稱當地基督教會的拉丁化文字爲「白話字」(Pe̍h-oē-jī)。

粵語

「白話」一詞廣泛應用在中國粵語地區,但在不同地區可能含義有所不同:

  • 廣州話: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白話」是粵語廣府片的專稱。相對的,珠三角的其它土著粵語則通稱「土白」。
  • 當地粵語:在兩廣粵語區(廣東中、西部部分地區、廣西東、南部部分地區,珠三角除外)、廣東客語區(廣東東部,南部、北部、西部部分地區,珠三角除外)、廣東閩語區內(廣東東南部、廣東西南端),白話是對當地粵語的通稱,有時粵語專稱珠三角粵語或廣州話。特別在廣西地區,受制於政府缺乏宣傳及教育粵語的因素,母語者在一般情況下只有白話的概念而無粵語的稱呼,或認為粵語與白話是對立關係。

其他語言

  • 壯語:廣西壯語區當地人在粵語等漢語方言中對壯語的別稱。為免和上文含義混淆常稱「壯(僮)話」。
  • 白語白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分類尚不明確。

文字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