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白銅(英語:cupronickel,copper-nickel),又稱鎳白銅,銅鎳合金,以銅為基體元素,鎳為主要合金元素組成的合金[1],通常也添加少量其他元素以增加強度,如鐵和錳;銅含量通常在60%到90%之間變化。
白銅顏色為銀白色,具有銀色的外觀但不包含銀的元素,一般的成份是60%至90%的銅、其餘由鎳與鋅混合。鎳含量大約在10%至30%之間。鎳含量更高的合金則被稱為康銅。
白銅最早產於中國雲南古堂琅縣[2]。後來在中亞的大夏曾用其鑄造錢幣,被認為是中國和大夏的交流產物[3]。從19世紀後,部分西方國家流通的小額硬幣採用白銅材質,當用於硬幣時,與鎳的比重約為3:1,並混入少量的錳。
由於白銅的強度堅硬和可塑性高、抗腐蝕性較好、電阻率較高、不生鏽等性質,主要用於裝飾品、給水器具、儀器器械和貨幣的製造[4]。白銅的耐腐蝕性也包括在海水使用的情況,因此熱交換器與冷凝管中也普遍的使用白銅作為設備材料。
Remove ads
物理性質
中國古代
參考和腳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