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互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互宝
Remove ads

相互寶,原為相互保[1]支付寶APP上提供的一款「互助」服務產品,於2018年10月16日上線[2],上線伊始,該產品僅包括「大病互助」,2019至2020年間,又先後上線了「老年防癌」、「慢病互助計劃」、「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計劃」。2022年1月29日,相互寶停止運行。

事实速览 相互寶, 代表人物 ...

運行模式

簡而言之,相互寶採用的是「一人生病,大家出錢」的互惠模式:一旦參與計劃的成員發生了符合規定的疾病或意外,出具規定的證明,即可申領互助金,互助金由計劃內的所有成員分攤,每月分為兩期公示需要救助的成員名單和分攤費用。在該模式中,設立有陪審團裁定爭議案件、調查員負責互助案件的實地調查和審核。[2]相互寶與社保、商業保險互不影響[1]

服務內容

以下互助內容均採用「一人生病,大家出錢」的模式,每個服務內容與其它服務內容互不影響,獨立分攤。

大病互助計劃

該計劃是相互寶所有服務中加入人數最多的互助計劃,保障的年齡條件為30天至59周歲,互助範圍包括99種重疾+惡性腫瘤+特定罕見病,罹患範圍內疾病的成員可以申請獲得30萬元或者10萬元的互助金。

老年防癌計劃

該計劃又稱為」老年版相互寶「,是為60至70歲老年人成立的防癌互助社群,一旦有參與成員患癌,可以申請5萬(輕度癌症)或10萬(重度癌症)的互助金,單個救助不超過1元錢。

慢病互助計劃

該計劃針對三高、心血管病、腎炎、風濕等八大類慢性病用戶,39周歲以內用戶的保障額度為30萬,40-59周歲用戶為10萬。

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計劃

該計劃是針對交通意外傷害的互助計劃,加入的年齡條件為30天至59周歲,沒有健康要求,在乘坐飛機、火車、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等九大類交通工具發生意外時,最高可以申領100萬救助金。

歷史

相互保時期

2018年9月6日,信美人壽銀保監會報備《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10月16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聯手支付寶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的形式推出「相互保」並上線支付寶APP。上線一周左右,已經有超過1000萬用戶參與。

11月27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發布公告,稱監管要求停止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為名銷售《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同日,支付寶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將「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且「相互寶」不再由信美人壽承保,改為螞蟻金服獨立運營,該項服務不再具有保險屬性,變為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3][1]

相互寶時期

2018年11月27日,支付寶稱該服務變為相互寶產品後,在保留用戶原有權益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如2019年度用戶分攤金額188元封頂,如有多出部分全部由螞蟻金服承擔、管理費將由保障金額的10%下調至8%等[1]

2019年5月上線老年防癌計劃,2020年5月13日上線慢病互助計劃,2020年8月末上線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計劃。

2019年末2020年初,相互寶用戶最多時已達到1億多[4],但在每期互助金分攤增加、政府監管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存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退出情況,2021年年初,用戶出現負增長[5]

2021年12月28日,相互寶發布公告,稱將於2022年1月28日24時停止運營,2022年1月兩期的分攤金由相互寶平台承擔。

評價

支持

  • 相互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國疾病保障缺口[6],戳中了市場痛點,也因此在前期獲得了較快的用戶增長,根據支付寶官方公布的數據:上線一周左右,用戶數就突破了1000萬,半個月突破2000萬,半年突破5000萬,峰值時用戶達到一個億,可見其在前期用戶支持度較高。
  •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相互寶等網絡互助,正在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補充[7]
  •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學者認為,相互寶的價值具體表現在提升了醫療保障水平、拓展覆蓋人群範圍和完善保障體系結構[8]

批評

  • 分析人士對相互保的批評主要有:相互保是在「打着保險的旗號不干保險的事」[9];在銷售過程中存在打「擦邊球」的行為,存在不確定的價格、自動扣費等特點,隱藏着風險隱患;後付費的方式容易引發逆選擇風險等[1]
  • 2018年末,監管部門認為「相互保」涉嫌存在三個問題: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存在誤導性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責令停售整改[3]
  • 上線以來,相互寶多次修改規則,例如2019年底,剔除了較為常見的輕症甲狀腺癌、輕症前列腺癌,導致部分成員無法申領到互助金[10]
  • 分攤費用不斷攀升受到輿論批評[10][11]
  • 2020年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發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理論研究稱,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台屬於非持牌經營,存在風險[12]

類似產品

類似相互寶的中國內地互聯網互助模式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抗癌公社[13][14],其後兩年,有數百家以網絡互助為名的平台成立。2016至2017年,中國內地有關部門對網絡互助平台進行了整治,平台數量從頂峰時期的300多家減少到7家,彼時存活下來的7家中包括水滴互助、輕鬆互助等[15]

2018至2020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互聯網大廠入局互助產品,2021年,迎來關停潮,具體情況見下表[16][17][18][19]。截止2021年底,依然照常運營且無關閉消息的較大互助平台僅剩康愛公社、e互助、夸克聯盟、壁虎互助、眾托幫五家。

下列產品僅包括符合「一人生病,大家出錢」會員制集體分攤的互助產品,不包括水滴籌輕鬆籌愛心籌360大病籌等的非會員制自願眾籌的產品。

更多信息 平台名稱, 主要上線平台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