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山子文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山子文化(公元前5900年—前52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考古學文化之一,亦稱石山孜文化,得名自1984年發現的石山孜遺址。石山子文化族群被認為是順山集文化族群受8.2千年事件等一系列氣候變化影響,從濉河下游遷徙至濉河上游產生的。相較於順山集文化,石山子文化的陶器雖有較大的一致性,但反而數量減少、器形也趨於簡單。[1][2]
研究歷程
1993年,吳加安等學者提出石山子文化。20世紀90年代,張文軍、梁中和、傅憲國等學者將石山子、雙墩、侯家寨等淮河中游地區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統一命名為石山子文化,並分為石山子類型和侯家寨類型。而隨着闞緒杭、李伯謙等學者對雙墩遺址、侯家寨遺址的深入研究,以雙墩、侯家寨一期為代表的雙墩文化,以侯家寨二期為代表的侯家寨文化被分別單列。[2][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