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砷鈣銅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砷鈣銅礦(英語:Conichalcite)[1],CaCu(AsO4)(OH),是一種分佈廣的砷酸鹽礦物,與砷銅鉛礦(duftite)(PbCu(AsO4)(OH))相關。
![]() |
常見綠色外觀,結構呈葡萄狀,產於金屬礦床的氧化帶中。與褐鐵礦、孔雀石、砷酸明礬石(beudantite)、羥砷鋅石(adamite)、銅羥砷鋅石(cuproadamite)、橄欖石和菱鋅礦等伴生[2][3]。
Remove ads
形成
砷鈣銅礦形成於銅礦的氧化帶中。 在此氧化帶中,富含氧氣的地下水與硫化銅和氧化銅發生反應,生成一系列礦物質,例如孔雀石、藍銅礦和亞銅礦(linarite)。砷鈣銅礦也經常鑲嵌在黃色至紅色的褐鐵礦岩石上[4]。
砷鈣銅礦也與礦物釩鈣銅礦(calciovolborthite)形成固溶體系列。 當這兩種礦物形成固溶體系列時,互交換的元素是砷和釩,而形成富釩端元 [2]。 砷鈣銅礦的產地包括美國的猶他州,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墨西哥,智利, 英格蘭,西班牙和納米比亞也有產地[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