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野鵐
鹀科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硫黃鵐(學名:Emberiza sulphurata),又名硫黃鵐、繡眼鵐,為鵐科鵐屬的鳥類。牠受到 棲地破壞、農藥 使用及為籠鳥產業捕捉的威脅。[1]
2022年,「中國鳥類名錄」10.0版將硫磺鵐的中文名恢復為傳統中文名硫黃鵐。[3]
Remove ads
描述

身長14 厘米,擁有圓錐形的灰色 喙,粉棕色的腳和棕色的眼睛。雄鳥上半身為灰綠色,背部帶有黑色條紋。下半身為黃綠色(以喉部和腹部最為鮮亮),兩側有條紋。牠的眼先部位為黑色,下巴為窄黑色,眼圈為淺色,尾羽外側為白色。翅膀上有兩道橫斑,由中覆羽及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構成。雌鳥與雄鳥相似,但顏色較淡,且沒有眼先和下巴的黑色。此種鳥有顫音的鳥鳴,並發出柔和的 tsip 叫聲。
分布與棲地
分布於日本、朝鮮半島、菲律賓、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福建等地,主要生活於島嶼山麓灌叢、或市郊花園中以及繁殖期棲於山地和丘陵灌木叢生的向陽地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2]
野鵐只在日本繁殖,但數量稀少。牠主要分布於最大島嶼 本州,也可能在 九州 繁殖,過去可能曾在 北海道 繁殖。牠們棲息於海拔600至1500米之間的森林和林地,主要分布於本州中部及北部。少量鳥類會在日本較溫暖的地區過冬,但大多數會遷徙到更南方。冬季時曾在菲律賓、台灣、香港 和中國東南部有過記錄,但數量稀少。牠們在冬季時棲息於林地、灌木叢、草地和農田。春秋兩季遷徙時,小部分會經過韓國。
保護狀況
野鵐的總體數量稀少且正在減少,該物種被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列為無危物種,估計有2,500到9,999隻成熟個體,並且數量持續下降。牠受到 棲地破壞、農藥使用及為籠鳥產業 捕捉的威脅。[1]」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