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磷-3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磷-30(Phosphorus-30、30P)是磷的同位素之一。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4月7日) |
歷史
磷-30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在1934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和伊雷娜·約里奧-居里夫婦在天然存在的鋁同位素鋁-27上照射α粒子後合成。受到α粒子撞擊的鋁-27會釋放出多餘的1個中子,從而合成了磷-30。喬里奧-居里夫婦由磷-30成功合成的成果,而獲得了第二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發現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
衰變
磷-30有大約2分30秒的半衰期,作為磷的放射性同位素,擁有其中持續時間第三長的半衰期。磷-30會因其100%發生的正電子發射而衰變為穩定同位素的硅-30。[2]
磷-30的母體核素中,硫-30和氯-31被知道,但是兩者本身以及母體核素都比磷-30的半衰期更短,是天然不存在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硫-30半衰期為1.178秒,其中100%正電子發射,氯-31半衰期為0.15秒,其中0.7%的正電子發射和質子發射同時發生,由此變成為磷-30。另外,氯-31剩餘的99.3%通過單純的正電子發射變成了磷的穩定同位素——磷-31。[3]
參考來源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