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州私立協和職業學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學校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美以美會傳教士孟存慈(George Sullivan Miner)創辦的培元師範學校[1]。這是一所帶有職業教育性質的中等專業學校,為福州近代農業職業教育的發祥地。
1928年,創辦私立協和中學。1933年8月,因附設有農科,按照省令改稱為福州私立協和職業學校[2],專辦初、高級農科,學制三年。學校位於福州西門外祭酒嶺(現鼓樓區楊橋西路祭酒嶺)。
抗日戰爭期間,學校多次內遷。1939年秋,學校內遷至閩清縣六都的墘上里祠堂和梅俤厝[3]。
1941年4月21日,日軍占領福州,學校被迫再次內遷至將樂縣水南鎮溪南村的溪南書院(謝氏宗祠)[4]。學校分為三組搬遷,初期借用民房、寺廟等上課,後自建校舍,開墾荒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包括成立中共黨支部、辦農民夜校、組織劇團演出、募捐支援抗戰等。1944年秋,學校遷回閩侯縣甘蔗鎮並辦附中,同年9月又遷往閩清六都,另設甘蔗初中學校。
1945年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祭酒嶺原址。1951年,與省立福州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合併,定名為福州農業技術學校(今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建築
學校教學樓始建於1928年,抗戰期間被日軍炸毀,抗戰勝利後重建。現為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舊址的一部分[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