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建省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建省圖書館,簡稱閩圖或省圖,加掛「福建省古籍保護中心」牌子,是中國大陸大型綜合性公共圖書館之一,成立於大清宣統三年(1911年)。湖東路總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227號。而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東街28號的正誼書院是福建圖書館的舊館址,現為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3年7月30日) |
現時福建省圖書館共分為湖東路場館、正誼書院場館,其中湖東路總館占地面積6.51萬平方米,共樓高3層[2]。稻田書社分館開放於2016年,位於福州市晉安區五四北稻田創業小鎮A6守望樓二樓。[3]
Remove ads
發展沿革
光緒三十年(1906年)福州鰲峰校士館(一作課士館)附設的圖書館創建。
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從鏊峰課士館遷到越山書院舊址,取名為福建圖書館。成為獨立的全省性的公共圖書館,隸屬福建提學使司學務公所。
民國元年(1912年),遷東街教育會會址。
民國二年(1913年),移至正誼書院。
民國三年(1914年),改館名為福建公立第一圖書館。
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三十五年間(20世紀20年代初),館舍駐兵,藏書遭劫。後館舍又充作教育廳廳址,館務停辦。
民國十七年(1928年)10月,在原址籌辦省立圖書館。
民國十八年(1929年)元旦,恢復開館,定名福建公立圖書館;4月,參加中華圖書館協會;8月,更名為福建省立圖書館;9月,發起和組建福建圖書館協會,主持協會活動。
民國廿五年(1936年)12月,兼設民眾學校,由館員執教。
民國廿七年(1938年)春,遷沙縣,在永安設流通書站。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遷回福州東街原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福州,省軍管會文教部接管福建省立圖書館。
1952年,改名福建省人民圖書館。
1953年,正式命名為福建省圖書館。
1978年,館舍面積擴大為10998平方米。
1999年11月,新館奠基。
1995年10月,新館建成使用。
2023年4月,湖東路場館改建竣工,改擴建後面積4.13萬平方米。
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底,福建省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412萬冊(件)、中外文電子書刊報4.3萬種,數字資源庫85個,對外服務數字資源總量累計約835TB[4]。
公共交通
- 地鐵:
- 巴士:
- 湖東路總館:省圖書館站
- 稻田書社分館:三盛果嶺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