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里山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科里山口(又譯科拉拉[1]、科拉納[2])是中國西藏仲巴縣和尼泊爾道拉吉里專區木斯塘之間的山口。在海拔高度4,660公尺(15,290英尺),它被認為是青藏高原和印度次大陸之間最低的可行駛路徑。[3]2023年11月,在科里山口新建的中尼邊界公路里孜口岸正式通車。[4]
地理
科里山口位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和恆河流域之間的分水嶺上。在海拔高度4,660公尺(15,290英尺),它是橫跨喜馬拉雅山脈的最低山口。因此,它在喬戈里峰連接至珠穆朗瑪峰的山脊線上形成了的主鞍部(Key col)。[5] 甘達基河的源頭靠近山口的南側,山口的北側有曲康義河和惹阿曲河,會合成雄曲,匯入雅魯藏布江。
歷史
科里山口是兩個地區之間最古老的路線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用於西藏和尼泊爾王國之間的鹽羊貿易。[6]直到 2008 年尼泊爾改憲法,廢除君主制從建為共和國,木斯塘是一個藏族王國,尼泊爾國王是他的宗主。宗主權允許地方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尼泊爾中央政府。[7]
在 19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西藏游擊隊四水六崗在木斯塘行動,意圖突襲解放軍在西藏的陣地。[7]這導致了一起邊界事件「科里山口事件」,一名被中國邊防部隊誤認為西藏叛亂分子的尼泊爾軍官被殺。[8][9]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正式簽署邊界協定。[10]科里山口的傳統位置以佛塔為標誌,位於29°18′14″N 83°58′7″E,在中國和尼泊爾之間劃定的邊界以南一點。受邊界事件影響,邊界被設置在傳統邊界標誌(佛塔)的北側。[7]
1999年12月,第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伍金赤列多吉通過該地區逃離西藏。[11][12]作為回應,中國隨即修建了邊界圍欄。[6]在中國一側4.5公里處有一座名為「昆木加」的解放軍邊防哨所,「昆木加」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花開的地方」,位於曲康義河畔的扎甲吾,是西藏軍區最西邊的邊防哨所。前哨站於 2009 年進行了翻新,擁有現代化的設施。[13]
自 1960 年代以來,邊界一直關閉。但是,有一個半年一次的跨境貿易展覽會,在此期間邊界對當地貿易商開放。[6]2012年,尼泊爾和中國同意再開放6個官方口岸,位於科里山口的里孜口岸就是其中之一。[14]2016年7月,尼泊爾政府宣布這個口岸預計將開放,並預計它將成為兩國之間第三重要的口岸。[15]截至2022年 ,中方邊境基礎設施已經完成,尼泊爾當局正在升級路網。[16]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