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程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程駿(414年—485年),字驎駒廣平郡曲安縣(今河北省邱縣古城營)人,十六國北涼南北朝北魏學者、官員。

生平

程駿的六世祖程良曾任西晉的都水使者,因受事件牽連而被流放到涼州。他的祖父程肇,在後涼呂光時擔任民部尚書。程駿幼年喪父,服喪期間以孝順聞名。他拜劉昞為師,喜好學問,日夜讀書從不疲倦。當時的儒生否定老莊思想,程駿對此進行了反駁。劉昞稱讚他說:「你年紀尚輕,言談卻如同老成之人,真是太好了。」 程駿的名聲逐漸傳開,被北涼的沮渠牧犍提拔為東宮侍講。太延五年(439年),魏太武帝兼併北涼,程駿被遷到平城。魏文成帝即位後,他被任命為著作佐郎,不久轉任著作郎。後來在任城王拓跋雲手下擔任郎中令,他向任城王進獻勸誡之言,得到了採納。皇興年間,程駿被任命為高密郡太守。尚書李敷高度評價程駿的學識與才能,並向魏獻文帝上奏。獻文帝多次召見程駿,詢問《易經》和《道德經》的文意。獻文帝把自己比作周文王,把程駿比作太公望,對他加以稱讚。延興末年,文明太后命令高句麗長壽王將其女兒送入已經成為太上皇帝的獻文帝的後宮。長壽王以女兒已許配他人為由,請求改送弟弟的女兒,得到了允許。程駿擔任散騎常侍,獲封安豐男,加授伏波將軍,持節前往高句麗迎接。長壽王援引北燕的舊例,聽信身邊反對婚事的人的話,謊稱女兒已死並舉辦喪事。程駿連年往返於北魏與高句麗之間,查明了事情的真相,逼迫長壽王重新挑選宗族中的女子送入後宮。長壽王十分憤怒,斷絕了對程駿隨從的酒食供應,想要羞辱程駿。恰逢獻文帝去世,送女入宮之事就此擱置,程駿回國後被任命為秘書令。按舊例,在將神主遷移到太廟時,要給予廟中執事官員爵位。群臣都贊同遵循舊例,唯有程駿提出反對意見,他的意見最終被採納。此外,他還上表請求停止南征,但未被採納。太和五年(481年),僧人法秀發動叛亂被處死,程駿創作了《慶國頌》十六章並上奏。太和九年(485年)正月,程駿留下遺囑要求薄葬後病逝,享年七十二歲。他被追贈冠軍將軍、兗州刺史,追封曲安侯,諡號。他生前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匯編成了文集。[1][2]

Remove ads

子女

  • 程元繼
  • 程公達
  • 程公亮
  • 程公禮
  • 程公義,官至侍御史、謁者僕射、都水使者、武昌王司馬、沛郡太守
  • 程公稱,官至主文中散、給事中、尚書郎,早逝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