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突泉縣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突泉縣(蒙古語:ᠲᠦᠴᠢᠤᠸᠠᠨ
ᠰᠢᠶᠠᠨ,西里爾字母:Тучуань Шян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轄下的一個縣,面積4890平方公里。
屬國家重點扶持革命老區、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
Remove ads
沿革
突泉轄境古時原是一片荒原,縣城北郊有一清泉,蒙古語稱「卜同布拉格」,意為「蟒泉」。因其水味甘洌,故譽其為醴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鎮,稱醴泉鎮。宣統元年(1909年)三月二十七日(5月16日),於醴泉鎮設置醴泉縣,屬奉天省洮南府。
民國建立後,1914年1月,因與陝西省醴泉縣重名,奉令更名為突泉縣,縣址改稱突泉鎮。同年6月,隸屬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2月,廢止道制,改由遼寧省(奉天省改稱)直轄。滿洲國時期,初隸奉天省,1934年12月劃歸龍江省管轄。1937年3月,又改稱醴泉縣。1943年10月,劃歸興安總省管轄。
1945年9月3日抗戰勝利後,恢復突泉縣名稱,劃歸嫩江省管轄。1946年3月,劃歸嫩南行政區;5月,復歸嫩江省;6月,改隸遼吉行政區。1947年1月,劃歸遼北省管轄。1949年5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隸屬興安盟。1954年5月,改隸呼倫貝爾盟。1960年1月,撤銷突泉縣,併入科爾沁右翼中旗。1962年10月,恢復突泉縣。1969年7月,劃歸吉林省管轄,隸屬白城地區。1979年7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隸屬呼倫貝爾盟。1980年10月,改隸興安盟。[3]
Remove ads
環境
突泉縣雖有地下水等資源,但是因雨量不均,本以畜牧業為主。漢人大量移民後,改以旱作農業為主。其中多為種植業、林產業、草業、水產業等等。另外也有以煤礦為主的礦產開發,近年風力發電產業稍有發展。
行政區劃
人口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突泉縣常住人口為220668人[5],男性人口占比50.79%,女性人口占比49.21%,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4.06%,15-59歲占比64.12%,60歲以上占比21.82%,65歲以上占比14.18%。
2004年,總人口約31萬人。
交通
111國道過境。
特產
太和小米: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